西元295年-305年,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在其出生地(現今斯普利特)建造一座戴克里先皇宮(Diocletian's Palace),從此帶動周邊城市繁榮興盛,奠定了斯普利特一千七百多年來的重要地位。

 

 

 

 

 

 

戴克里先皇宮佔地4公頃,宮殿南北長215公尺,宮牆厚2.1公尺。前臨亞得里亞海,牆高達22公尺,計16座塔樓和4座宮門,中心兩條11公尺的拱廊大道。

整座皇宮就是一座城市,以光澤白石建造,動用2000位奴隸耗時10年完全;更不惜耗資進口義大利希臘的大理石,以及埃及的獅身人面像,極盡奢華富麗。

 

 

 

 

 

戴克里先退位之後就居住在此,隨著羅馬帝國的敗亡,異族爭相入侵佔領這座荒廢的海濱堡壘,不過戴克里先皇宮仍是世上保留最完整的古羅馬帝國宮殿。

西元七世紀,北方難民為了逃避異族,躲進荒廢的宮殿城牆之內。此後,居民開始在皇宮內改建住宅,商業活動紛紛開展,從此定居下來,民居與皇宮緊密融合。

 

 

 

 

 

斯普利特(Split)克羅埃西亞第二大城,整座城市可以說是從戴克里先皇宮開始發展的,人們爭相前來目睹這座亞得里亞海沿岸的知名宮殿,因而成為旅遊勝地。

 

 

 

 

 

之前Tony一行人前往哈瓦爾島之前,曾經在港口等著巴士排隊上船,當時那個地方就是斯普利特港,現在又回到斯普利特港,還要專程來參觀皇宮

 

 

 

 

 

 

史普利特港同時也是地中海第三繁忙的港口,在戴克里先皇宮的古書圖文之中,就曾經記載當時賓客貴族商船停舶於皇宮港口的盛況。

 

 

 

 

 

西元1979年,包含戴克里先皇宮在內的斯普利特歷史中心,入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名單。

(話說,世界文化遺產也素偶會來參加這趟旅行的吸引力之一啦)

 

 

 

 

 

戴克里先皇宮高聳城牆外的海濱大道,酒吧、餐飲、咖啡座林立於街邊,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開始聚集城牆外,準備進城牆一睹古羅馬帝國的皇宮風采。

 

 

 

 

 

這兩張照片可以看出相關單位很盡心的在維護古羅馬皇宮的遺跡,並試圖重建復原最初的樣貌,但其實這工作沒那麼容易。

 

 

 

 

 

定居在皇宮遺址內的居民,基於生活的需要,將原始建築翻修再翻修,歷經幾代之後彼此早已密不可分,形成此地古今融合的建築特殊風格。

 

 

 

 

 

即使是現代化的商業體系入駐皇宮地界,也只能針對舊有民宅部份做改建,原始的城牆與建物是絕對禁止破壞與更動的。

 

 

 

 

 

從南面銅門進皇宮的遊客,一般都會先進入地下大廳。這一區在早期是儲物功能,由於南面臨海,商船入港之後,貨品可以更方便的運到地下宮殿儲存。

 

 

 

 

 

昏暗的地下大廳佔地很大,說是地下大廳但其實是和海平面平行的地面樓層。

 

 

 

 

 

這個坑,Tony也看不出是廁所或是墳墓,不過因為外國人有一種「看到坑就想投錢祈禱」的怪僻,所以相關單位才會專程立牌警告,請大家別再投錢了

 

 

 

 

 

地下大廳已空無一物,不過建築格局幾乎與地面樓層一樣,這裡幾乎就是千年以前地面屋舍原始內部空間的模樣,而且還保存得相當完整。

 

 

 

 

 

 

地下大廳屋頂有很多這樣的洞口通往地面。早期地面上居民,順手將垃圾往洞口一丟,然後就全部滾到地下並堆積如山,漸漸的淹没了整座地下大廳。

地下大廳從此再也無人進入,所以得以保存完整。1945年二戰結束,南斯拉夫軍隊攻城時意外發現地下大廳,10年後開始清理,才讓此地重現世人眼前。

 

 

 

 

 

現在看到的地下大廳是西邊和東邊的大部份,還有一大部份的垃圾開挖很可能破壞地層結構,所以只能原封不動,讓時空一直停滯在千百年之前。

 

 

 

 

 

話說陽光系的Tony,在不見天日的地下大廳待太久,竟然產生不適的躁鬱感,所以趕緊循著出入口的亮光,速速逃離了這座地窖啊

 

 

 

 

 

 

古羅馬皇宮所在地會出現穿著陽春古羅馬戲服的人也是很正常的,不過和他們拍照是要收費的、要收費的、要收費的!否則請和Tony一樣遠遠的拍就好

(要收費的、要收費的、要收費的,很重要所以要提醒三次)

 

 

 

 

 

列柱廊中庭位於戴克里先皇宮的正中央,古代賓客從北面金門進入皇宮,都要在此等候,久而久之,此地就成為賓客聚集之處。

列柱廊中庭長寬約35公尺、13公尺,長邊左右兩面各有六根花崗石圓柱,柱與柱之間串連著拱門與雕飾的檐壁,基地比周圍低了三個階梯。

 

 

 

 

 

列柱廊中庭完整保留著古羅馬皇宮的工藝與裝潢,其中一頭西元前1500年前以黑色花岡岩雕刻的埃及獅身人面像更是吸睛。

 

 

 

 

 

列柱廊中庭的這個立面影象,已經成為斯普利特的像徵標誌之一,如今此地也已成為一個極佳的集會廣場。

 

 

 

 

 

緊臨中庭的是聖多米努大教堂,附近有塊被圍在鐵欄杆裡面的馬賽克拼磚地板,是當年戴克里先皇宮的地板真跡,由此可想像當年皇宮裝潢的華麗與講究。

 

 

 

 

 

聖多米努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aint Domnius)斯普利特的主教座堂(克:Katedrala Svetog Duje),八角形建物底下是戴克里先皇帝的陵寢所在。

戴克里先皇帝的遺骨石棺在西元7世紀時被移走,陵寢改成天主教堂,到了12-16世紀再加建一座仿羅馬式的鐘樓,這就是現在看到的教堂外觀。

 

 

 

 

 

教堂外觀為哥德式建築,鐘塔也在1908年重建。由於停留時間有限,Tony決定不進去教堂參觀,得把握時間先把皇宮逛過一圈,回來再爬上鐘塔看大景啦

 

 

 

 

 

聖多米努斯大教堂經常舉辦婚禮,典雅的列柱廊中庭也成為婚紗拍攝的取景之地,Tony恰巧就遇到了閃瞎眾人的這一對,於是趕快加入湊熱鬧的行列啦

(好閃,還好偶有戴墨鏡,祝你們幸福長久蛤~)

 

 

 

 

 

緊鄰教堂鐘塔的斯普利特遊客服務中心,可拿取免費旅遊地圖,或購買其他相關旅遊票券,不過因為外觀彷若小教堂,經常被遊客無意間忽略與錯過。

 

 

 

 

 

以列柱廊中庭為中心,通往金、銀、銅、鐵各門只要幾分鐘,Tony先帶大家來到北面的金門,這裡很重要,因為有一隻非摸不可的「黃金腳」啦

 

 

 

 

 

北面金門外頭,遠遠的就會看到一尊巨大的黑色雕像,這是斯普利特的象徵標誌之一,雕像主角是克羅埃西亞10世紀的主教寧斯基(Grgur Ninski)

 

 

 

 

 

寧斯基當年向羅馬教皇爭取,以克羅埃西亞當地的斯拉夫語、文來進行宗教彌撒,除了收服與攏絡當地人心,還成功的在地傳教、普及民心。

 

 

 

 

 

寧斯基雕像於1957年被豎立在金門外面,經過的遊客都會上前撫摸一下那隻伸出來的左腳,日子一久就被摸成「黃金左腳」,據說摸了會帶來好運。

(有摸有保庇,這種好康的事千萬不要錯過,希望偶的好運氣也長長久久啦)

 

 

 

 

 

西面鐵門據說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城門,不過也只能看出這裡有一道拱門而已~鐵門的風情非常中古世紀,讓Tony按相機快門按到手指頭都發炎啦

 

 

 

 

 

 

鐵門外側建物牆上壁龕的聖安東尼雕像,據說是當地的守護神;鐵門上方的典雅鐘樓,造型別緻的鐘面走一圈是24小時,不過Tony有看沒有懂

 

 

 

 

 

仔細看,聖安東尼雕像左腳處蹲趴著一個小人像,據說小人像是雕刻師自己本人;聖安東尼雕像頭頂上方還有一對男女在吵架的浮雕。

(呃……這種庶民文化的創作風格,還真難理解啊)

 

 

 

 

 

皇宮佔地約4公頃,如今住宅密集改建的結果,使得建物之間的通道大約只容二人寬。

 

 

 

 

 

戴克里先皇宮的原始建材已和現代建築緊密結合,古今分明卻再也無法分離。

 

 

 

 

 

在皇宮遺址悠悠繞繞,快速走一圈大概一個小時綽綽有餘,如果時間充裕的話,Tony還真想悠閒的坐在皇帝陵寢旁邊喝咖啡啊

 

 

 

 

 

跟團的時間有限,容不得Tony坐下來喝咖啡裝悠閒,因為在集合前的寶貴時間裡,Tony還計劃要爬上鐘塔俯瞰斯普利特這塊大地,所以就衝吧~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