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湖湖水緩緩而流,染井吉野櫻於河岸盛開,成群的油菜花隨風搖曳,如此櫻花與油菜花共舞的夢幻畫作,是京都市山科疏水春季限定美麗風景。
粉嫩的櫻花,與鮮黃的油菜花,於山科疏水河岸上交織成難得一見的春季絕景。
山科區(やましなく)是京都市的11區之一,位於京都市東南部的山科盆地,琵琶湖疏水沿著盆地北面山腳興建,引進湖水西流進京都市中心供其使用。
想來山科疏水和櫻花、油菜花共舞的遊客,可參考以下三種鐵道交通方式:
1.地鐵東西線往東來到山科駅下車。
2.JR湖西線或JR琵琶湖線在JR山科駅(與地鐵山科駅同一站體)下車。
3.京阪京津線(御陵←→琵琶湖濱大津)在京阪山科駅下車。
於山科駅出站之後,車站東側的小商場一樓有一座地下道,穿越地下道來到鐵道北面的道路,接著須徒步往北才能到達山科疏水。
鐵道北面的道路續往北行,主要有兩種走法,一是沿著主要道路往東走再轉北行,此路街景都是民宅;Tony則建議走紅虛線的路線,這條路上有很多櫻花
紅虛線的路線走到目的地約10分鐘左右,但因為會經過一條長長的排水溝,排水溝岸上種滿巨大的櫻花樹,Tony光是走這條櫻花大道就拍照拍很久啊
沿著排水溝往北走到盡頭就會接到山科疏水,接著沿著疏水道岸上小徑繼續往東行,沿岸植滿許多櫻花樹,走走逛逛一點也不會無聊。
山科區的疏水道全都稱為山科疏水,但油菜花與櫻花同框的場景只出現在最東段,自安朱橋始,往東至盡頭,整條河道的兩岸植滿油菜花。
安朱橋上往東望去,可欣賞山科疏水的櫻花與油菜花美景,總是有許多遊客流連在橋上觀景。
山科疏水周邊多是一般民宅,會在此地散步休憩的也多是當地人,但是在櫻花盛開的季節了,此地就會出現一些聞名而來的內行遊客。
寧靜的山科疏水並非京都的主流景點,即使櫻花盛開也不會吸引遊客前來,但當櫻花樹下植滿油菜花之後,平凡的排水溝從此翻身成為知名的賞櫻景點。
疏水道的油菜花,是由當地義工所種植,通常會在春櫻盛開的季節成群綻放,鮮黃的油菜花與粉白的櫻花,共同交織成京都最美的疏水道風景。
所謂疏水(そすい),是日本的水利基礎設施,可將水源引流至目的地的水路。1892年完工的琵琶湖疏水就是為了從琵琶湖引水到京都鴨川的疏水道。
琵琶湖疏水引水至京都,做為供水、水力發電、灌溉、工業用水等等。電力被用來供給日本最早的電車與工業動力,為京都的近代化付出貢獻。
隨著水運已沒落,琵琶湖疏水目前只被使用在部份公園、庭園或消防用水。琵琶湖疏水一部份的區間被指定為日本的國家遺址,也是日本疏水百選之一。
琵琶湖疏水經過山科區的段落稱為山科疏水,曾經因為油菜花與櫻花同時盛開的美景而成為遊客口耳相傳的美麗秘境,但近年來訪的遊客逐漸增多。
疏水道兩岸小徑植滿油菜花,形成夢幻豔麗的油菜花步道,是許多遊客拍照的場景,但現場常會看到許多油菜花被踩踏斷枝倒地,這情景看了令人心痛。
為了讓山科疏水這美麗的風景長存,Tony請遊客們要多點公德心,與油菜花合影時切勿彎折或踩踏,保留當地美景給更多的人欣賞
山科疏水的櫻花不算霸氣,也沒有京都許多櫻名所的聞名,但因為有了油菜花迎風搖曳,讓此地的春櫻風景與眾不同,多了活力十足的迷人魅力。
山科疏水油菜花小徑周邊有許多民宅,來訪的遊客請勿過份喧嚷。Tony下回有機會還要偷偷再訪,有緣的親友請偷偷跟來,噓~別跟太多人說蛤~
結束山科疏水的行程之後,自朱安橋所在的道路往北直走到底,來到北面山腳下,山腰上有一座毘沙門堂門跡,這裡也是內行人才知道的秘境。
有兩道階梯通往山腰,東側階梯可直接入寺;西側階梯盡頭是不開放的勅使門,秋天紅葉季節期間,紅葉舖滿整條階梯,山腳經常擠滿拍照的遊客。
毘沙門堂門跡的櫻花種在寺院中,得先爬上這道陡峭的階梯,才能入寺院賞花,Tony為了一探花景,只好咬牙爬上山惹~
東側階梯上來的是毘沙門堂 仁王門,於1665年建立,與未開放的勅使門同列為京都市指定有形文化財。
毘沙門堂(びしゃもんどう)是山科區的天台宗寺院,山號「護法山」,本尊毘沙門天,毘沙門天亦是日本七福神之一,於佛教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多聞天王。
毘沙門堂在大寶3年(703年),由文武天皇勅願(天子祈願)、行基僧人開山,是天台宗京都五門跡之一,也稱作「毘沙門堂門跡」。
(照片為毘沙門堂 本堂,亦是京都市指定有形文化財)
這間経蔵(藏經堂)亦是京都市指定有形文化財,朱紅色的古式建築與門口的粉紅枝垂櫻,兩相輝映熱鬧了寧靜寺院中的優雅風情。
毘沙門堂門跡院內的櫻花其實不算多,有時就像是角落間信手種植的裝飾花樹,但在櫻花盛開的季節裡,卻成為遊客(信眾)眼光聚焦的所在。
宸殿前方的這株櫻花樹,從粗大糾結的樹幹來判斷,其樹齡應該很資深,擴展的枝幹還得使用木架來支撐,以防樹身有損傷。
話說宸殿前的這株櫻花樹,Tony也分不清是枝垂櫻或是染井吉野櫻了,觀其枝幹與花形,彷彿是融合了兩款品種,同時也展現了兩款品種的美麗啊
毘沙門堂門跡是地區性的寺院,也不是旅遊版圖中的主流景點,平日信眾不多,院內寧靜清悠,到此一遊彷彿可以掃盡身心靈累積的煩躁。
因為不是主流的景點,所以沒有吵雜的喧囂,一個人就這樣安安靜靜、悠悠漫漫地在寺院中賞花,整座毘沙門堂門跡好像全被Tony給包場了啊
春天的毘沙門堂門跡很幽靜,但秋天紅葉季可能會吵嚷一些,毘沙門堂門跡勅使門底下的那道紅葉階梯是知名的攝影景點,或許Tony秋天可以再來衝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