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9世紀時,卡帕多奇亞地區的基督教徒為了躲避阿拉伯人的追殺,被迫往地下挖掘生路,並著手建造了許多地下城市。

 

 

 

 

 

這是凱馬克利地下城(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 )的入口,早期的居民也得在入口大廳等待查驗才能放行入城,來來來~快跟著Tony的鏡頭一起進城探秘啦

 

 

 

 

 

進了大門想在城內到處趴趴走還真的有些難度,因為地下城的設計著重在防禦敵人的入侵,所以入城的通道只能容納個人人身通行而已。

 

 

 

 

 

因為地下城通道狹小,馬、駱駝之類的大型牲畜進出不便,入口大廳的這塊凹洞就是用來臨時安置牲畜的馬厩。

(歹勢蛤~委屈美女團友充當麻豆,為大家示範牲畜素如何在此休息的啦)

 

 

 

 

 

         

卡帕多奇亞地區已發現的地下城有36座,凱馬克利地下城是1964年才對外開放的,按照專家的計算,此城深入地下十多層,但目前只挖掘出五層供遊客參觀。

 

 

 

 

 

地下城的每一處空間都有其功能,像這處有著兩個半圓壁龕的空間,牆壁有著薰黑的痕跡,據說這裡是地下城的一座教堂。

 

 

 

 

 

地下城的空間大致如圖所示,一條條的垂直豎井是通風孔道,一層一層往下挖建有如蟻窩一般的建築構造,卻是早期人類的血淚求生的空間。

 

 

 

 

 

不知道是否天頂太低而造成壓迫感,土耳其團團友每個人的臉上都表現出沈重的不安,古代人想要住在地下可得先克服心理的壓力才行。

 

 

 

 

 

         

越往下層走,走道越狹小,洞口越低矮,所以人必須彎腰矮身才能繼續前進。

 

 

 

 

 

         ]

有時還會出現雙叉路口,讓人一時還真不知往那邊前進,所以Tony提醒大家,來到地下城參觀,一定要跟著人群走,否則迷路了就很難被發現啊

 

 

 

 

 

         

先別擔心迷路的問題,眼前這道必須九十度彎腰才能進入的通道,已經讓Tony這一團的許多資深團友叫苦連天了啊

 

 

 

 

 

         

然後還得半彎著腰小碎步慢慢前進,也難怪阿拉伯人完全攻不進來地下城。Tony又要溫馨提示大家,有「空間幽閉恐懼症」的朋友千萬別進地下城蛤

 

 

 

 

 

據說照片右下角的洞口,可以往下跳到另一層,這在敵人入侵時可以充份起到防禦機能,地下城市可謂是人類歷史遺跡的曠世巨作。

 

 

 

 

 

         

像這樣一群人擠在通道裡,只要前面的人不前進,其他人就會堵在後頭,這就是地下城通道狹小的禦敵設計概念。

 

 

 

 

 

 

左穿右繞,不知有沒有團友脫隊迷路而失蹤了,趕快和領隊守在通道口點名,1、2、3、4、5、6、7、8....數著數著連Tony自己都數亂了啊

 

 

 

 

 

         

突然傳出一聲「阿娘喂」把大家驚了一跳,原來是土耳其團的資深團友受不了長期彎腰行走而發出的哀號啦,結果就被Tony拍個正著了

 

 

 

 

 

 

其實連領隊都不確定是否全員到齊,不過Tony認為應該不會有人想待在地下城過夜吧,這麼恐怖的空間,一定會迫使大家拚了命的往地表上爬的啦

 

 

 

 

 

         

燒黑的牆壁、佈滿凹洞的石頭,這個空間是以前的熔爐室,凱馬克利地下城附近以前曾是銅礦產地。

 

 

 

 

 

將燒熔的銅礦汁灌到大石頭上的凹洞內,待其冷卻成型後再取出依需求打造,這種煉銅術在史前時期就已經出現。

 

 

 

 

 

休息是為了再繼續彎腰往出口爬~資深團友們趁著導遊在介紹地下城功能時,捉緊時間休息一下。

 

 

 

 

 

凱馬克利地下城可容納3500人,城內規劃包括炊飯、飲水、空氣、光線、儲藏室、酒窖、廁所、豢養牲畜和墳墓等機能,錯綜複雜又規劃完善。

 

 

 

 

 

來到卡帕多奇亞這片神奇大地,一定要深入地平線以下參觀地下城的規模,體驗一下古代人是如何在這麼惡劣的環境裡面,世世代代的繁衍生存。

 

 

 

 

 

         

沿著地下城的規劃路線,再往前走就接近出口了,據說出口就在前方不遠處,大家趕緊強打起鬱悶的精神繼續前進。

(呼~怎麼走一趟地下城,心情好像有一股逃出生天的激動啊)

 

 

 

 

 

地下城的各處通道要點,都會擺置一塊單人難以移動的巨型圓盤石(紅色色塊),古代人在危急的情況下用它來堵住出入口,以防敵入攻進城內。

 

 

 

 

 

         

參觀地下城的沿途仍可以看到當年留下的圓盤石,厚重的圓盤石是古代人的智慧產品。終於到出口了,Tony的心情也跟著豁然開朗了起來啊

 

 

 

 

 

 

凱馬克利地下城是「小地下城」,「大地下城」名為德林庫尤(Derinkuyu),規模是小地下城的兩倍,想參觀大地下城之前,請先衡量自己的身心狀態。

 

 

 

 


 

 

來到卡帕多奇亞參觀各式石筍和岩穴,總覺得有點少了些體驗的參與感,不過看來一切都是Tony多慮了,人家旅行社早安排好大家來住岩穴旅館了

 

 

 

 

 

卡帕多奇亞行程的第二天晚上,土耳其團入住這座岩穴旅館。說這間岩穴旅館是100%岩穴旅館好像有點名不符其實,但它卻真的是挖空岩石而蓋出來的。

 

 

 

 

 

從一旁還在興建的旅館工地可以看到,業者將岩石底下挖空掏盡,然後再往外擴建人工立面,規模不算豪華,整體環境卻保持著岩穴風格和幽靜。

 

 

 

 

 

 

為了讓旅客住的舒適,當然得將岩穴旅館裝潢得現代化,裡面有水有電,但就是沒冷氣,岩石內部冬暖夏涼,外部另建通氣孔道保持室內通風。

 

 

 

 

 

一座人工的建物,彷彿和天然的岩山結為一體,看得Tony的內心一陣不真實的虛幻,卻又有點開了眼界的驚豔啊

 

 

 

 

 

五層樓的岩穴旅館沒有電梯,這可苦了幫客人搬運行李的服務人員了,提著二、三十公斤的行李爬上爬下,看得Tony百感交集:這小費還真難賺啊

 

 

 

 

 

來看看Tony分配到的房間長得如何,房間位於一樓,外觀古典而優雅,門口有幾張桌椅可以閒坐發呆,倒也一派悠然

(出國旅行時間粉寶貴的啦,這發呆的事情只好回家再慢慢做了)

 

 

 

 

 

房間內部寬敞乾淨,設備簡單而齊全,雖然牆壁修飾得平平整整,但這可是真正位處於巨大岩石的內部。

 

 

 

 

 

簡單而乾淨的床舖。由於岩穴內部空氣流通加上溫度自然調節,夜晚的室溫舒適且不悶熱,並不用擔心過熱或著涼的問題。

 

 

 

 

 

浴室空間寛廣乾淨,功能簡單且齊全。聽說真正的岩穴屋內部構造很克難,Tony慶幸還好沒有住到傳統的道地岩穴屋,否則這一晚可能也不用睡了啊

 

 

 

 

 

看看Tony的團友們臉上歡樂的笑容,就知道大家對房間都很滿意啦,Tony這一晚睡得很熟,只有半夜無意門被自己的打呼聲吵醒過一次而已啦

 

 

 

 

 

在鵝黃的燈光照射下,岩穴旅館的夜景呈現出異國古文明的典雅風情。

 

 

 

 

 

         

這樣多元化的旅遊經驗,Tony怎能就這樣輕易就寢,趕緊趁著燈光還沒熄滅,多多捕捉穴岩旅館的美麗夜晚啦

 

 

 

 

 

會來報名這一間旅行社的主因之一,就是入住岩穴旅館啦,而旅行社也真的沒有黃牛,這讓Tony覺得旅行社真的有用心在經營土耳其的旅遊路線啊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