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道馬籠宿距離江戶(東京舊名)八十里、距離京都五十二里,這裡是兩地之間69處驛站的其中之一
(喔~馬籠應該有粉多關馬的籠子吧,在那裡在那裡....)
 
 
 


 

17世紀德川家康修築中山道(なかせんど)聯繫江戶和京都兩地,沿途設置驛站作為歇腳、住宿、貿易之用,石板坡往上的方向便是江戶的方向
 
 
 
 

 

中山道全長約 540 公里,其中穿越長野縣木曾山脈的路段稱為「木曾路」,馬籠宿(まごめじゅく)便是木曾路南端的驛站之一
 
 
 


 

古代人來往江戶京都只有「11」路公車可搭,這一趟行程至少也得走上好幾天,不過一般旅行團頂多給個一小時逛逛而已
 
 
 


 

馬籠宿古代曾經繁榮一時,這裡的街道完整保存著江戶時代旅館街的原貌,沿著斜坡建造的兩排木造兩層樓舊式旅籠,散發悠悠的樸實古風
 
 
 


             

茶屋、土產店櫛比鱗次形成傳統市集,昔日曾經是旅人武士來往穿梭之地,目前為日本國家指定的重要傳統建築物保護區之一
 
 
 


 

注意到了嗎?為了完整重現300年前的江戶時期街景,所有電線都被埋在地下

 
 


 

石牆、格子窗、瓦片屋頂、藍染掛簾,商家半掩門戶做生意,散發著馬籠宿獨特的風情,這裡的紀念品大多以洋溢山區古風的手工藝品為大宗




 
             
 
木造古屋最怕祝融,所以滅火設備絕對不可少,這種重現古風的消防設備,幾乎每隔一段路就會設置一座
 
 
 
 

 

沿著石板小路拾級而上,一座水車順著山溝流下的水流不停地轉動,昔日的繁華喧鬧不再,獨留水車嘰嘎聲響迴盪空寂山中
 
 
 


              

日本文豪島崎藤村曾在「馬籠茶屋」長住,並完成了一部以馬籠為故事背景的小說「拂曉前」,當地也成立紀念館來緬懷他對地方的貢獻
(以上素導遊說的,偶也不認識島崎藤村這個人,反正就紀錄給大家參考)
 
 
 
 

 

馬籠郵便局」造型有些簡陋,Tony到訪時沒看到有人,所以也搞不清楚這裡是現在的郵便局辦公處或是古建築展覽場所
 
 
 


             

現代人很幸福,來往大城市之間不用再走到氣喘加腳殘,直接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就可以往來各地
 


 

既然「馬籠」不是關馬的,「妻籠」當然也不是關妻子的,與馬籠宿相聚約8公里的妻籠宿(つまごじゅく),也是木曾路南端的驛站之一
 
 
 
 

 

昔日旅人、商賈和武士投宿的休息場所就是長這個樣子,這不是豪華單人房,而是擠滿一堆臭男人的大通舖,每人只能擁有一處躺下的空間而已
 
 
 


             

當時旅籠的服務對像,大多為貧窮的庶民百姓,不提供棉被和枕頭,直接和衣躺下休息,休息夠了就繼續趕路

 
 


  

驛站的旅館也是有分等級,所謂有錢好辦事,有錢就可以住這種有木牆隔間的高級雅房,畢竟山區天雨露寒,有個擋風遮雨的空間是高級享受
 
 
 


             

許多驛站都有提供原始古屋供觀光客住宿,想要體驗江戶時期的民宿風情,請自行將資料查清楚,因為Tony也要去趕路,不能在這裡陪宿了         
 




妻籠宿的規模比馬籠宿還要大,保留下來的舊建築更多,唯一的敗筆就是當初重建整修之時,把這條主要街道全都舖上了柏油了
 
 
 


 

古意盎然的老舖、傳統的喫茶店、鄉土玩偶紀念品店、小吃與土產店,吸引Tony花掉一半以上的時間敗家採購,誰還會去理腳下踩的是柏油路面
 
 
 


             

1968年的「維護妻籠居民憲章」裡,當地居民嚴守「不賣、不借、不破壞」的三不原則,讓妻籠宿成為台灣社區文史工作規劃的參觀重點
 
 
 


 

Tony:又下大雨了啦,大家自己企逛,偶回大通舖躺著休息等大家喔~~~
導遊:那個通舖是展示場所,觀光客不能隨便亂躺的,會被居民驅逐的
 
 
 


  

妻籠郵便局」的規模保留著原始的風味,裡頭真的有在處理郵政事務,而且還設置了「郵便史料館」展示郵政設施的演變過程
(突然覺得....馬籠郵便所好像素難民營....)




 
 
郵便局外頭的寄信郵箱完全仿照古代的造型,原來以前日本的郵筒就叫做「書狀集箱」,聽起來就很有學問的樣子
 
 
 


 

妻籠宿的柏油道路走到底,往下有兩層石板路商店街,這裡才是保存最原始的驛站街道;漫步其間,彷彿重回400多年前的江戶時代
 
 
 


 

想要體會江戶時期的民俗風情,來妻籠宿絕對讓您滿載而歸
 


戰利品展示:
 
 

手掌大的四個面具,是萱紙層層糊上去的手工製品;木屐造型的招財貓掛飾,本身是個存錢筒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