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早期是法國的王宮,王室遷往凡爾賽宮後,改建成博物館,現在則是世上最偉大的博物館之一。
(這是一篇難得正經的藝術品介紹文,擠不出笑點啊)




 
 
 
羅浮宮外的卡魯索凱旋門(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也是為了慶祝拿破崙軍事勝利而建,但後來動工的巴黎凱旋門更加吸引全世界目光。

這座凱旋門外部有8根科林斯花崗岩圓柱,頂部四匹青銅馬原本搶自威尼斯,後來被威尼斯要回去,現在看到的是充場面的複製品。



              
 
           

這是路易十四的雕像,當年他建造凡爾賽宮之後,羅浮宮開始没落且面臨拆命運,最後路易十四開放羅浮宮讓各學院藝術學者入駐。




 
 
 
1750年路易十五再度提出拆除計劃,但由於開支過大而計劃作罷,羅浮宮才得以倖存,1793年正式蛻變為博物館,並對外開放。




 
 
 
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羅浮宮廣場出現玻璃金字塔,這種突兀的組合,當初引起法國各界的撻伐與嘲諷,但現在則成為羅浮宮的招牌外觀。



              
 
           

玻璃金字塔是華裔美籍建築師貝聿銘的一大代表作,不僅為羅浮宮帶來現代化的風貌,也將光線巧妙的引入原本晦暗的地下樓層。



              
 
 

由於玻璃金字塔的引入光線,地下樓層蛻變為明亮的商場,也因為電影「達文西密碼」的加持,羅浮宮成為影迷朝聖的藝術殿堂。




 
 
羅浮宮館藏多達40萬件,年代跨越西元前300年至19世紀中葉,但Tony這一團的停留時間只有幾個小時,所以只能挑重點看啊




 
 
Tony這趟羅浮宮行程的主要任務,是收集羅浮宮鎮宮三寶-蒙娜麗莎勝利女神維納斯,錯過這三寶簡直就是白來這一趟了

即便三寶很吸引人,但16-19世紀義大利雕塑區還有很多大師級作品,也很值得在此花一些篇幅為大家簡單介紹。



              
 
          

作品:【邱比特吻醒賽姬】(Psyche Revived by Cupid's Kiss),1803年。
作者: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
內容:愛神嫉妒人間賽姬的美麗,叫兒子邱比特去陷害賽姬,卻連邱比特都煞到她!愛神另使詭計害賽姬昏迷,最後邱比特的真愛吻醒賽姬。

這個希臘神話和灑狗血八點檔有得拚,但這件代表愛情的美麗作品,讓Tony這團的蜜月夫妻差點也跟著當場激情演出啊




 
 

作品:【垂死的奴隸】(Slave dying),1513年。
作者: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
內容:被捆鎖的奴隸期待著自由,但垂死之際,一生的期盼將落空,奴隸反而露出安詳超脫的表情,因為他的靈魂即將獲得解脫。

米開朗基羅擅於雕塑賁張的肌肉紋理,這是他個人藝術成就極高度的作品之一。




 
 
義大利的雕塑作品,將男體的健美表現得栩栩如生,Tony這臃腫的身材往那一擺,不自覺的就羞愧了起來啊



           
 
             

這座大理石雕像刻畫出女體的嫵媚,另一個角度會看到女體身上的男性生殖器官,這是古希臘神話中的陰陽人赫爾瑪芙羅狄絲。

傳說赫爾瑪芙羅狄絲是十二眾神之一的赫爾墨斯和愛神阿芙洛狄所私生,這又是一齣古希臘眾神之間的不倫情事。




 
 
 
這條長廊兩旁都是古希臘雕塑作品,但大家只是經過而已,兩旁的雕塑品反而成為裝飾品。




 
 
 
隨著中文導覽員的腳步,隊伍來到法國19世紀巨幅繪畫區,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學生時代歷史課本上出現過的的繪畫真跡。




 
 
 
這位手持雨傘的女性就是Tony這一團的中文導覽員,她是道地的台灣人,一口親切的台灣國語,將所有作品介紹得生動活潑又有趣




 
 
以前出現在歷史課本上的圖片,經常淪為Tony的塗鴉對像,現在面對這些圖片的真跡,Tony反而覺得愧對諸位大師的心血啊




 
 
 
羅浮宮可以讓遊客盡興拍照,但請別打閃光燈,因為強光會使得畫作塗料變質,所以補充藝術氣質的同時,也要注意公德心的展現。




 
 
 
作品:【薩達那培拉斯之死】(The Death of Sardanapalus),1827年。
作者:浪漫主義時期,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尺寸:392 x 496公分。
內容:亞述國王被困宮中,為了不讓財產落入敵人之手,下令官吏屠殺馬匹與妻妾,左上延伸至右下的紅色床單,突顯血流成河的慘烈。

作品表現人類在暴亂時的野蠻和病態,被評為浪漫主義時期最浪漫的一幅畫,藝術家的浪漫果然不是Tony這種俗人可以理解的啊




 
 
 
 
作品:【自由領導人民】(Liberty Leading the People),1830年。
作者:浪漫主義時期,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
尺寸:260 x 325公分。
內容:這是畫家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的作品,畫中的自由女神揮舞象徵法國大革命的紅白藍三色旗,號召人民起來革命。

此作品用色對比強烈,曾被印入1983年版的100法郎鈔票,作者自己也化身為畫中人物,左邊那個頭戴高帽、手持火槍的人就是作者。




 
 
 
 
像這樣的巨幅畫作,在羅浮宮內不在少數,想觀看全貌非得站得遠遠才行,這幅【美杜莎之筏】就是其中之一,但它不是最大的。




 
 
 
作品:【美杜莎之筏】(The Raft of the Medusa),1819年。
作者:新古典主義時期,傑利柯(Theodore Gericault)。
尺寸:491 x 716公分。
內容:1816年法國美杜莎號軍艦失事,倖存者利用木頭筏子逃生,在海上漂泊了12天終於獲救,最後只剩下15名生還者。

不安的深褐色調是以瀝青完成,右方的希望對比著左方的絕望,死者樣貌是作者從太平間模擬屍體而來,看得Tony一陣不自在啊



 
 
 
作品:【大宮女】(The Grand Odalisque),1814年。
作者:新古典主義時期,安格爾(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尺寸:9l x 162公分。
內容:作品描寫土耳其內宮的宮女裸體感性陰柔美,但為了求得畫面的穩重,宮女多了三節脊椎骨,臀部與大腿也刻意放大。

怪異的人體比例比畫風更關注,導覽員說,只要是正常的人類,絕對擺不出這樣的性感姿勢,所以奉勸大家別輕易嘗試以免受傷。




 
 
來了來了,人群擠成一堆對著一幅小圖畫猛拍照的,就是羅浮宮鎮宮三寶之一的【蒙娜麗莎】,Tony也正努力擠進人群中啊



              
 
             

作品:【蒙娜麗莎】(Mona Lisa),1506年。
作者:文藝復興時期,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尺寸:77 x 53公分。
內容:這是義大利最早的半身畫像,達文西直接畫在白楊木上,因此真品的面積不大,傳說蒙娜麗莎的確是佛羅倫斯富商喬宮多的妻子麗莎。

這幅舉世聞名的畫作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據說蒙娜麗莎的眼神會隨著觀眾的視角而遊走,不過因為人太多,Tony也沒辦法當場求證




 
 
 
在一陣豁命的推擠下,Tony終於和【蒙娜麗莎】合影成功,但畫作實在太小,看不清蒙娜麗莎的模樣,只看到Tony面露驚愕的大頭啊
(收集三寶的任務,這也算素完成了其中一項了啊)




 
 
 
作品:【加冕禮】(Coronation),1807年。
作者:新古典主義時期,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尺寸:610 x 931公分。
內容:這幅巨畫描述1804年巴黎聖母院舉行的拿破崙加冕儀式,拿破崙搶過皇冠親自為皇后戴上,畫面色彩鮮豔動人。

左上方包廂內坐的是拿破崙的母親,但事實上當天她並沒有參加這場典禮,拿破崙母親左邊的人物就是畫家大衛本人。




 
 
 
 
作品:【雷奧尼達在溫泉關】(Leonidas at Thermopylae),1814年。
作者:新古典主義時期,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尺寸:393 x 533公分。
內容:雷奧尼達斯巴達國王,於西元前480年率領200名勇士於溫泉關對抗波斯人而犧牲,戰役之前,勇士們正從事各種活動。

團友:啊溫泉關不素有300壯士嗎,怎麼變成200人
Tony:包白包都素湊奇數,沒有湊偶數的,300個比較合適啦




 
 
 
作品:【薩比諾婦女的調停】(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abine Women)。
作者:新古典主義時期,大衛(Jacques-Louis David)。
尺寸:385 x 522公分,1799 年。
內容:左右雙邊戰士分屬同一國家的不同陣營,雙方經年內戰不斷,右方戰士戰敗後,他們的妻子被左方戰士俘虜為妻。

多年之後,被俘虜的婦女們與左方戰士生下骨肉,此時右方戰士反攻而來,面對雙邊都是丈夫的相殘場面,薩比諾婦女們帶著小孩挺身阻戰。

這幅作品經常被拿來炒作成停止內鬥的話題,台灣以前的面紙盒也出現過這幅畫,現在Tony才知道這幅畫的不凡意義啊




 
 
 
作品:【伽那的婚禮】(Marriage at Cana),1563年。
作者:矯飾主義時期,維諾內塞(Paolo Veronese)。
尺寸:669 x 990公分。
內容:耶穌和母親參加伽那家的婚禮,結果酒喝完了,耶穌在母親的同意下,將水缸的水全變成酒,這是耶穌生平展現的第一件神跡。

這幅作品是全世界最大的兩幅畫作之一,畫面大到就連Tony站在畫前也彷彿身在婚宴的熱鬧氣氛中啊...呼答啦~~



           
 
             

畫面正中間頭頂發光的就是耶穌與聖母瑪莉亞,人物衣著豪華,場面闊達令人為之傾心,132個畫中人物表情各異、栩栩如生。



              
 
         

Tony逛羅浮宮很忙碌,除了要聽導覽員的解說,還要分神看畫兼拍照,還得抬頭觀賞天花板金碧輝煌的藝術創作啊



               
 
      

看到人潮又擠成一團,就知道羅浮宮三寶又到了,這是三寶之一的【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這處展示空間就是為此作品特別設計的。



              
 
 
 
作品:【薩莫特拉斯的勝利女神】(Winged Victory of Samothrace)。
作者:西元前3世紀古希臘人。
尺寸:328公分高。
內容:1863年在愛琴海薩莫特拉斯島發現,19世紀運回法國珍藏,其輕盈欲飛的弧線,讓人感覺不到大理石的沈重感。

據說勞斯萊斯車頭女神像和耐吉(NIKE)的勾形商標,靈感都是源自勝利女神。




 
 
 
勝利女神立於船頭基座的模樣,啟發大導演詹姆斯克麥隆拍出了「鐵達尼號」,女主角羅絲立於船頭雙臂張開的動作,據說就是參考此作品。
(以上全素聽導覽員說的,出了什麼差錯可別來找偶啊)




 
 

勝利女神的英姿,身為羅浮宮三寶之一果真當之無愧,還好這件作品塊頭夠大,Tony不費吹灰之力又收集到了一件鎮宮之寶




 
 
這座被人潮包圍的雕像,就是羅浮宮最後一寶【米洛的維納斯】,Tony在其他國家也看過這座雕像,現在終於和真品相見了



               
 
         

作品:【米洛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
作者:西元前130年古希臘人。
尺寸:203公分高。
內容:此品於1820年在愛琴海米洛斯島出土,當時還有雙臂,後來因為兩大勢力的武力爭奪砸斷了雙臂,從此成為斷臂維納斯。

這尊維納斯是由兩塊大理石拼接而成,拼接處巧妙的隱藏在腰間與裹巾之間,羅浮宮特別將此品圈圍保護,以防被遊客亂摸推倒了。



              
 
         

要擠到維納斯的正面還真不容易,因為要比愛插隊的陸客更狠才能順利和維納斯合影,Tony終於完成收集三寶的任務了




 
 
10歐元的門票可以看一整座羅浮宮,但也絕非半日一天可以看完,Tony保留這個遺憾,期待下次重返巴黎時,再將羅浮宮逛個過癮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