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603年,德川家康江戶城為據點開設江戶幕府,開創繁榮264年的江戶時代;當時的江戶即現代的東京都江戶東京博物館還原了當時的繁榮盛景。

註:本設施於2022年4月1日起,休館進行整修3年

 

 

 

 

 

江戶東京博物館位於墨田區JR兩國駅旁邊,搭乘JR山手線來到秋葉原駅再轉乘JR總武本線就到JR兩國駅;或是搭乘地鐵都營大江戶線,於兩國駅下車。

 

 

 

 

 

Tony帶隊搭乘JR山手線再轉乘JR總武本線來到JR兩國駅,在月台上就看到一棟白色的奇怪建築物,那就是江戶東京博物館啦,很近吧

 

 

 

 

 

 

江戶東京博物館(えどとうきょうはくぶつかん)日本最大的歷史博物館,於1993年開幕,外觀有如高腳式倉庫,獨特造型一直是東京最吸睛的代表性景點。

話說天候不佳還下雨,最適合進行室內活動,原本Tony帶大家來這裡是準備放生順便殺時間的,結果沒想到展覽太精彩,讓大家玩得不捨離去啊

 

 

 

 

 

博物館分為常設展和特展,不過光是常設展就讓人半天參觀不完了。成人票價600日圓,票面是以江戶畫作為主題,每一張圖案皆不同,很值得收藏。

 

 

 

 

 

營業時間09:30~17:30,搭乘這座透明手扶梯上到6F就是展館入口。館內禁止飲食,濕淋淋的雨傘也不可帶入,手扶梯口有專用附鎖的傘架可暫放私人傘具。

註:博物館固定週一公休,如遇節假日則改為隔天休,請留意前往的日期。

 

 

 

 

 

 

這是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所繪的《東海道五十三次》之「日本橋」,當年德川家康取得關鍵勝利性戰役之後,揮軍進入江戶城的時候,就是渡過日本橋進城的。

日本橋代表著東京都的道路元標,即日本道路網的起點,意義非常重大。位址就在現代的東京駅附近,Tony此次行程並未到訪,下回造訪之後再來好好介紹

 

 

 

 

 

館內6F入口處,以1:1比例的實際尺寸,還原了江戶時代日本橋,代表著遊客走過日本橋進入館內展區,就正式進入了江戶時代的時空。

 

 

 

 

 

 

日本橋有多大呢?就讓Tony媽的嬌小身軀暫時充當一下比例尺,往橋上那麼一站,就能看出這座日本橋的氣勢非凡啦

 

 

 

 

 

  

江戶東京博物館常設展區以日本橋為界,依年代分為「江戶」、「東京」兩區,以挑高兩層樓的空間做為展區,營造寛闊視野與俯瞰江戶的大氣格局。

 

 

 

 

 

 

館內珍藏包羅萬象,介紹了江戶時期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東京的歷史與文化,由於展覽太豐富,Tony這一篇就先來介紹江戶展區

 

 

 

 

 

 

江戶展區以精緻且栩栩如生的模型呈現出昔日風貌。這座幕府末期的江戶城,就是以1:200的比例重現當時的大致規模。

 

 

 

 

 

德川家康逝世後被日本朝廷賜封「東照大權現」,成為江戶幕府之神,供奉於日本東照宮。這尊等身木像是1601年根據德川家康的實際坐像而刻劃的。

 

 

 

 

 

這頂轎子名稱為「駕籠」,金光閃閃的外觀是諸候外出時的代步工具。轎身前後突出的桿子,是讓轎夫扛在肩上的支撐體。

 

 

 

 

 

           

金光閃閃的轎子不能碰,但旁邊的仿製轎子卻可以讓遊客體驗一番,體驗結果:古代日本人身形真的很矮小,因為Tony鑽進去就把轎子塞爆了啊

 

 

 

 

 

將軍御府與諸候豪宅的縮小模型也很精緻,透過縮小的模型和剖面圖,可以了解古代豪宅的內部結構和格局裝橫。

 

 

 

 

 

           

縮小模型的精緻程度,就連隔間拉門上的繪圖都能原貌重現,要不是有Tony媽的玉手伸出來當比例尺,光看照片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座比人還高的大屋啊

 

 

 

 

           

除了模型以外,也陳列展示生活用品、浮世繪畫、和服、古代地圖及書籍等2,500種歷史資料,介紹江戶風情的璀燦與繁盛。

 

 

 

 

 

最讓遊客流連忘返的,就是這些袖珍模型,除了原貌重現之外,裡面的人偶更是吸睛,每一個動作、表情都不相同,讓Tony的相機簡直拍不停啊

 

 

 

 

 

德川家康致力打造江戶地區,以日本橋為中心開堀建道,在江戶城的周圍實行「町區劃」(街區劃分),規定武家、町人(平民)、寺院神社等所在地。

 

 

 

 

 

從微縮復原模型,可了解江戶城為中心的街區劃分狀況。街道上還有「駕籠」出巡的實際狀況。

 

 

 

 

 

小小人偶各自展現江戶時代庶民的生活面貌,還有曲藝雜技表演的藝能文化,整體架構出江戶時代的富饒與繁盛。

 

 

 

 

這些袖珍模型好像會吸人魂魄似的,讓人一看就停留將近一個小時,要不是Tony媽在一旁提醒時間,Tony可能還會繼續躲在屋子旁邊聽小人偶說八卦啊

(事後聽說其他隊友們,也同樣淪陷在模型區好久好久,真詭異啊)

 

 

 

 

 

                          

這是江戶時代神田御祭的微縮模型,慶典的遊行隊伍維妙維肖。

 

 

 

 

 

現場也有神田御祭遊行時所使用的山車實體復原模型,博物館的挑高空間讓實體得以完整呈現。

 

 

 

 

 

           

江戶時代的平民居住處稱作「長屋」,從事各種不同職業的人生活在一起。博物館重現了1:1比例尺寸的「棟割長屋」,並以等身人偶具體呈現屋內狀況。

 

 

 

 

 

                       

五個房間的生活狀況一一呈現,就連屋內的生活起居用具這些小細節都忠實擺設重現,讓參觀者更能切身感受到江戶平民的實際生活氛圍。

 

 

 

 

 

長屋旁邊這種肩挑26公斤木桶的體驗,對「手無『「扶雞』之力」的Tony而言實在是不輕鬆啊,這木桶到底是用來裝什麼的……該不會是水肥吧(驚)

 

 

 

 

 

                        

古代人蹲著洗衣服實在很辛苦,Tony才蹲不到五分鐘就開始冒汗了;Tony媽說她小時候也是這樣蹲著手洗衣物,不過可以搬一張矮板凳來坐啦

 

 

 

 

 

其實對Tony媽這一輩的長者來說,還是覺得洗衣服要用手洗才乾淨啦,Tony在家也是勸導許久,才讓她開始學會使用洗衣機這種高科技啊

 

 

 

 

 

 

觀看歌舞伎是江戶人最愛的娛樂方式,無論平民或武士皆能觀看。表演劇場稱為芝居小屋,「江戶三座」則是當時三家比較大型且頗負盛名的劇場。

中村座江戶三座之一,博物館以1:1比例實際還原了中村座的立面,讓這座華麗的木造劇院,帶領觀眾感受江戶時代的娛樂盛況。

 

 

 

 

 

 

從入口走上日本橋的時候,就會看到巨大的中村座,Tony媽往那兒一站,不小心就變成人體比例尺了,在這裡逛久了都會搞不清楚到底誰才是模型啊

 

 

 

 

 

這是歌舞伎舞台的場景重現(展區在中村座的背面),以人偶方式重現當年歌舞伎的華麗與實際造型,舞台上的劇目是「助六由緣江戶櫻」。

這齣歌舞伎演的是三浦屋(青樓)的揚卷(青樓女子名字),心繫地方混混助六,但卻得面對多金奸慧的白髮客人糾纏,所衍生的恩怨情仇。

 

 

 

 

 

                     

其實Tony也不是很懂這歌舞伎在演什麼,反正看著現場的解說立牌半猜半裝懂啦,不過歌舞伎舞台的華麗程度,真的讓人嘆為觀止啊

 

 

 

 

 

舞台上的人偶逼真的粉可怕,拍照時一直很怕他們會突然站起來,然後對著驚嚇到漏尿的Tony拍手大笑說:「suprise」,接著就被Tony海k一頓啊

 

 

 

 

 

早上9:30進場,逛到中午竟然還逛不完,隊友們紛紛跟Tony哀號請求,希望集合時間能再往後延,但是真的覺得好玩的人,就算給一整天可能也不夠用吧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尼 的頭像
    東尼

    怪叔叔趴趴GO.東尼的旅遊人生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