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格拉布(Zagreb)克羅埃西亞的首都,市內這座主教座堂不僅是克羅埃西亞最大的宗教建築,同時也是早年阻隔東方異教信仰入侵歐洲的最後防線。

 

 

 

 

 

 

札格拉布克羅埃西亞最大的城市,其所在地於西元1世紀時之前就存在一座古羅馬城鎮,札格拉布」這個名稱直到1094年才首次出現於史籍。

 

 

 

 

 

告別斯洛維尼亞短暫而豐富的行程,Tony一行人搭車準備穿越邊境前往克羅埃西亞境內,首先當然得先去拜訪札格拉布這座城市

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克語:Republika Hrvatska),簡稱克羅埃西亞(Croatia),地處東南歐,國土狹長而曲折,領土56,594平方公里,兼容海洋與內陸的資源。

由於掌控亞得里亞海大範圍的海岸線,地處重要的航運、戰略地位,一千多座島嶼蘊含豐富的海洋資源,也為克羅埃西亞帶來可觀的旅遊經濟。

 

 

 

 

 

歐盟國家之間有一個「申根公約」(The Schengen Area )彼此協定取消邊境檢查點,成員國人民只要持有效身份證或申根簽證,即可自由來往成員國境內。

不過克羅埃西亞雖然加入歐盟,卻不是申根公約國,所以往來斯洛維尼亞(Slovenia)克羅埃西亞之間,車輛得先在檢查站停留驗證之後,才能放行通關。

(Tony:呼~不知為何,總覺得好緊張啊~)

(謎之音:你一定有做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齁)

 

 

 

 

 

每一座檢查關卡都設置兩道窗口,通關者得依序將證件出示給窗口內的稽查人員蓋章,完成蓋章才能通關過邊境,若身份有疑慮就會被請到旁邊特別檢查。

 

 

 

 

 

巴士的乘客還得全部下車排隊到窗口蓋章,然後才能上車繼續前進,這萬一遇到前面的車輛因為可疑而被盤查太久,後方的車輛也只能含淚耐心等待了。

幸好前面的車輛快速通關,Tony這一團就沒被耽擱太久啊~領隊說,邊境檢查員對特定國藉的人才會特別詳查,一般對台灣遊客都很有好感,不會太刁難的啦

 

 

 

 

 

繼續往札格拉布前進,領隊賈先生很盡責的在車上講解克羅埃西亞的地理、歷史,無奈很會暈車而且還有時差症狀的Tony,一上車就閉眼昏睡過去了啊

(拍謝了~賈先生,這堂地理、歷史課,偶會自己找時間惡補回來的)

 

 

 

 

 

大約兩個小時的車程終於到達札格拉布,這第一要事就是先去兌換克羅埃西亞貨幣。雖然克羅埃西亞歐盟會員國,但歐元在境內卻非主要流通貨幣。

(部份商家物品若有標示歐元價格則可使用歐元,但一般商家仍只收克幣)

 

 

 

 

 

克羅埃西亞幣幣值不大,以KUNA(音:哭哪)為單位,當時匯率1KUNA約為5台幣,每一家兌錢中心的匯率皆不同,得多加比較才能換更多錢。

因為賈先生說克羅埃西亞物價不高,也沒有名牌精品可瞎,所以Tony就換個50歐元意思一下,沒想到後來花錢大失控,結果不小心又去多換了好幾次錢啊

 

 

 

 

 

開始進行citytour行程,這是札格拉布的城市模型,但光看模型也是有看沒有懂,還是要實際逛一圈才能透徹了解這座城市的地理環境。

札格拉布的citytour的路線和景點主要是以歷史城區為主,Tony將之重新整理並繪製在google地圖上,請各位利用下一張地圖來輔助以下的景點介紹

 

 

 

 

 

回溯最早的札格拉布,分成東部的卡普托(Kaptol)區和西部的 格拉德(Gradec)山丘區,兩區各自為政,中間設有城牆阻隔,但有城門互通往來。

直到1851年兩區域被統一,統稱歷史中心區,現代的札格拉布城市總面積大了將近一百倍,但唯有歷史中心區才是最具觀光價值的旅遊勝地。

 

 

 

 

 

城市觀光第一站先來到札格拉布主教座堂(英: The  Zagreb Cathedral /克: Zagrebačka katedrala),又名聖母升天大教堂,這是克羅埃西亞的天主教會中心。

早在1094年「札格拉布」首次出現在史籍之時,教堂就已經存在了,整個卡普托歷史城區可以說都是以教堂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請參考地圖標示1)

 

 

 

 

 

回顧札格拉布主教座堂的歷史:

1094札格拉布主教座堂已存在。

1242年 毀於韃靼人的入侵。

13世紀末 以哥德式建築風格重建。

17世紀開始修建兩座高達105公尺的哥德式高塔,並加入巴洛克建築風格。

1880札格拉布大地震造成教堂損毀嚴重,之後再依新哥德風格重建之。

札格拉布位於海平面122公尺的山丘上,兩根插入天際的教堂雙塔讓教堂成為最顯著的地標建物,走在歷史城區幾乎到處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據說尖塔上醜醜的工程鷹架已經好幾年了,也不知何時會拆下來啊)

 

 

 

 

 

 哥德式的教堂外觀,華麗而繁複的雕刻作品就足以讓Tony看上老半天了,啊~好焦躁啊~跟團時間有限,都沒看慢慢看啊,只好全部拍回家慢慢欣賞惹

 

 

 

 

 

教堂內部集結各種風格的建築藝術,令人眼花撩亂、驚嘆不已,巴洛克哥德文藝復興在此相處融洽,整座教堂彷彿是一座展示精彩的博物館。

(拍勢蛤~內部光線不足,相機等級又很差,照片都拍糊了~淚)

 

 

 

 

 

教堂左側這座透明棺木其實是樞機主教的墓碑,一具假人躺在透明棺材裡供人瞻仰,Tony經過時一度以為是真人屍身,心裡著實受了重重的小驚嚇啊

 

 

 

 

 

 克羅埃西亞歷年來的部份重要人物都被埋葬在教堂裡,包括19世紀克羅埃西亞的首任總督耶拉齊查,這個人統一了札格拉布,Tony下一篇再介紹

 

 

 

 

 

教堂門前廣場上這根金光閃閃的立柱,Tony老早就注意很久了(嘿嘿嘿~),此時步出教堂外,趕緊再仔細多看幾眼這組金色雕塑,多看一眼就覺得多賺一分啊

(聖母瑪麗亞請原讓偶這個庸俗的平凡人啊~祈禱+懺悔)

 

 

 

 

 

立柱頂端是聖母瑪麗亞的金色雕像,底下有四尊金色的天使雕像,這全是19世紀維也納雕塑家Antun Fernkorn的作品。

 

 

 

 

 

在大教堂周邊有著半圈的城牆、堡壘高塔,這是16世紀初為了防止鄂圖曼土耳其人的攻擊所修築的防禦工事,這些堡壘要塞也成功的阻擋異教信仰的越界。

目前克羅埃西亞全境信仰天主教,鄰近國家的東正教伊斯蘭教信仰至今仍難越雷池一步,札格拉布主教座堂成為阻隔異教入侵歐洲的重要據點之一。

 

 

 

 

 

 

格拉布的歷史與大教堂同在,並且成為歷史城區最重要的建築與精神象徵,Tony雖然走馬看花且沒時間上塔頂,但和教堂雙塔合照打卡的動作可不能免啊

 

 

 

 

 

 

雖然札格拉布的歷史地位如此重要,但觀光客還是比較鍾情於亞德里亞海的熱情奔放,所以地處內陸的札格拉布,觀光人潮明顯少很多。

 

 

 

 

 

人潮不多(其實也不少啦)才有較好的旅遊品質,Tony覺得這樣的觀光環境更輕鬆,一不小心經過這家知名咖啡店時,都還以為只有壁畫很美麗而已啊

要不是會玩、會吃、會做菜的嫻淑「vivi」有介紹,Tony可能至今都還不知這家Amelie咖啡館是「TripAdvisor札格拉布咖啡茶飲排行第1的名店啊

(雖然vivi也只有路過,但比偶只把它當成一面美麗的牆壁還來得強啊)

 

 

 

 

 

紅白相間是克羅埃西亞的調色元素,紅傘密集的多拉茲市場(Dolac Market),自從農民在1926年進行蔬果交易開始,至今仍是當地人重要的購物中心。

旁邊的聖瑪利教堂有600年歷史,現在的教堂是1880年大地震之後,融合了巴洛克哥德形式重建的,而走馬看花的Tony當然也沒機會去瞧一眼啊

(地圖標示2)

 

 

 

 

 

據說觀光客最愛來多拉茲市場參觀當地人的日常交易,但人家菜市場從6:00營業到15:00,Tony看到菜市場時都已經是16:30了,當然就空蕩蕩沒人跡啊

不過也還好啦,因為當天上午才在斯洛維尼亞盧比安納中央市場逛過一回,下午如果再逛一次菜市仔,Tony的身心可能會因此而對菜市仔反感恐懼啊

 

 

 

 

 

市場的這座銅像,描述的是吟遊詩人Petrica Keremph的故事,他是克羅埃西亞作家所虛構的人物,作者常藉由這個角色,寫出諷刺社會嘲笑人生的詩集作品。

其實Tony也不認識這個詩人啦,應該可以理解成製做雕像來重現書中某個橋段,還可以當成公共裝置藝術吧

 

 

 

 

 

離開多拉茲市場,領隊要帶大家穿過小巷往拉迪切瓦街前進,沿途的露天酒吧、咖啡座,讓Tony看了好生羨慕,很想也來悠閒的坐下喝咖啡啊

(莫法度,跟團就素這樣,該走的行程還素要走完才能自由活動的啊)

 

 

 

 

 

才下午四點多,露天座位就擠滿了人潮,大家全都喝開啦~外國人果然喝酒就像在喝白開水一般,這可是號稱一杯醉的Tony做不到的啊

 

 

 

 

 

橫切卡普托(Kaptol)區來到西側的拉迪切瓦街(Radićeva Street),這是一條通往格拉德(Gradec)上城區的斜坡道路,沿途商家、餐廳林立,是當地的主要散步道路。

拉迪切瓦街將近40度的斜坡道路讓人覺得走得很吃力,還好沿途羅列典雅的老建築很吸睛,讓Tony拍照拍到暫時忘了爬坡爬到虛累累這件事了

(地圖標示3)

 

 

 

 

 

拉迪切瓦街很適合觀光購物,除了當地的精品百貨之外,還有很多紀念品店可以尋寶,由於克羅埃西亞足球隊舉世知名,所以這裡也能找到相關紀念品。

 

 

 

 

 

這裡有幾家松露產品專賣店,還沒進門就聞到濃濃的松露味,走過路過絕對不會錯過,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入內挑選相關產品。

 

 

 

 

 

話說別人口中的美味松露,對Tony而言卻是嗆鼻帶著霉味的怪異香料啊,哎~~繼鵝肝醬之後,Tony又多了一項不敢吃的昂貴食物了

(都沒人覺得松露其實長得很像腫瘤或是異形蛋嗎)

 

 

 

 

 

     

前方的團友們圍著一間店家陣陣驚呼,原來是看到店家門口掛著的巨大領帶,說起領帶這件衣飾配件已有400年歷史,傳說是從克羅埃西亞起源的。

 

 

 

 

 

領帶(克: Kravata)源起於17世紀克羅埃西亞士兵的軍服配件,這種穿戴於頸部的造型巾,引起法國人的注意,紛紛模仿配戴,從此發揚光大而流行全世界。

 

 

 

 

 

正宗的克羅埃西亞領帶價格實在不便宜,所以Tony還是和大領帶拍拍照就好,接著要沿著拉迪切瓦街,繼續往山丘上的拉德(Gradec)區前進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