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橋(にほんばし)是日本經濟起飛的起點。西元1603年德川家康以江戶城(昔日的東京)為據點,架設日本橋連繫各領地往來,開創264年繁榮的江戶時代(えど)。
日本橋橋頭的立柱燈飾,燈座下方的獅子雕塑,腳下踩的是東京市紋章,這座橋在日本的發展歷史裡,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現代的日本橋雖然很窩囊的被上頭的快速道路高架橋覆蓋,但日本人對它其實挺重視的,它代表的是日本經濟的起飛,也是一切發展的原點。
德川家康當年入主江戶城時,城中因戰亂而荒廢,於是他開始大興建設,擴建水路與交通,架設日本橋連繫河川兩岸往來,江戶城一點一滴的繁榮興起。
德川家康並於1604年以日本橋為中心,設定為日本五大道的起點,開始興建聯外要道,促進各領地與江戶城的往來,江戶城遂成為經濟政治文化的中心。
這是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所繪的《東海道五十三次》之「日本橋」,描述了江戶時代在日本橋周邊商業繁榮的盛況。
之前Tony到訪江戶東京博物館時,館內入口還還原了日本橋的原始比例模型,代表通過日本橋,就進入了商業繁榮的江戶時代
第一代木造日本橋,曾經過火災及多次重建。目前的日本橋是1911年興建的第19代大理石二連拱橋,從當年的照片裡,還能看到日本橋的全景。
日本橋於1999年被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也不知日本人到底在想什麼,竟然建了一條快速道路高架橋覆蓋在橋面上,走在橋上實在讓Tony很窒息啊
日本橋做為江戶時代的工商貿易街而興盛繁榮,這個地區融合了江戶的精髓與現代東京的革新,在19世紀末以後成為金融機構匯集的日本經濟發展中心。
日本橋在江戶時代就被定為全國公路網的起點,橋面正中央仍保留一處「東京市道路元標」(紅圈處)做為紀念,並在其上方相應位置架設了一根路標鐵柱。
一開始Tony只看到架設高架橋中間的鐵柱路標,看得丈二金剛霧煞煞,想說為何道路元標會是在半空中,原來它是用來指示橋面上的元標記號的啊
因為日本橋橋面車流量很大,為了防止一些不長眼遊客衝到橋面中間和「東京市道路元標」拍照,所以在日本橋西北面的廣場空地,另設了一處複製品雕塑。
這就是「東京市道路元標」的複製品,有興趣和道路元標合影的遊客,可以來這裡盡情的拍照。
「東京市道路元標」就是「日本國道路元標」,這塊50公尺見方的金屬地雕,刻有當年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所書寫的題字。
「日本國道路元標」的左右各有一塊這樣的「里程標」,代標從日本橋的道路元標出發到各地的距離。
許多單車族,大老遠千里迢迢來到東京,都會來和「日本國道路元標」合影留念,「日本國道路元標」代表的不只是起點,也是日本繁榮起飛的精神。
日本橋不只是一座橋,早期也是地理區域名。二次戰後,東京都合併日本橋區與京橋區為中央區,舊日本橋區町名前面則冠上「日本橋」。
從東京駅八重洲口出站,步行轉進中央通,就開始了Tony規劃中的日本橋區歷史之旅
來到日本橋區,除了從東京駅下車之外,也可以搭乘地鐵銀座線在三越前或日本橋下車;或是轉搭其他地鐵路線,延伸到日本橋區的其他景點遊逛。
在一片新興高樓建築之間,復古風格的日本橋高島屋是很醒目的百貨公司。於1933年開幕的日本橋高島屋,是舊日本橋區發展史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株式会社 髙島屋(たかしまや)1831年於京都烏丸創業,最初是二手服飾的棉織品商。日本橋店在1933年(昭和8年)開幕,被視為日本百貨公司建築的代表之一。
入口的大理石柱牆面,保留著最初的噴泉裝飾,日本橋高島屋「以東洋風味為基調」作為設計藍圖,在2009年成為首座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的百貨公司。
走進日本橋高島屋,時空彷彿回到過去,復古的天頂、立柱、燈飾、雕刻…從開幕就一直保留至今。
(偶純粹只素進來湊熱鬧,日本百貨公司的商品偶買不起啊)
即使現代化的歐美品牌入駐商場,但日本橋高島屋的建築美學,讓人置身其間也依然能感受到昭和時期的歷史氛圍。
舊日本橋區在江戶幕府時代因城下町的商業文化發展而繁盛一時,到了19世紀末更成為金融機構匯集的經濟發展中心。中央通還保留著當年建造的近代建築。
沿著中央通繼續往北走來到日本橋,即使橋面被高架道路覆蓋得令人喘不過氣來,但橋面上保留至今的青銅雕塑仍努力的訴說著當年的榮景。
橋面上的青銅燈座,展現美麗而大器的渾厚雕工,燈座現在仍有照明的功用,早期是瓦斯燈,現代應該已全面改成電氣化設施了(應該吧!偶也不確定)。
日本橋橋面兩邊人行步道的段,各有一對展翅麒麟的青銅燈座,造型非常特別,這是日本橋的象徵雕塑,麒麟展翅也有其特別的意義。
日本橋是江戶時代的「五街道」(五條主要幹道)的起點,也是日本經濟起飛的象徵起點,於是橋面上的麒麟雕塑就添加了翅膀,象徵著日本道路自此起飛。
日本橋上的展翅麒麟很有名,許多電視、電影都會特別來此取景,所以Tony當然也要把展翅麒麟拍回家留念,結果最後竟然忘了要和它們合影啊
短短的日本橋也可以走好久,此橋於1999年被列為國家重要文化財,至於是否要拆除橋上的高架橋?又或是要將日本橋遷移別處,都成為後續討論的議題。
通過日本橋繼續往北走,一棟圓柱形的復古建築樓面矗立在眼前,大樓外觀中間處一個大大的「越」字,這是日本橋三越百貨的本店。
伊勢商人三井家以「三井」商號起家,於1673年創立「越後屋」和服店;之後「三井」結合「越後」為「三越」之名,於1904年設立了日本橋三越百貨。
1904年由株式会社三越(みつこし)成立的日本橋三越百貨總店,一直到1935年才增建完成至現在的規模,壯麗的建築美感呈現大正時代的風貌。
日本橋三越百貨總店是全日本第一間百貨公司,正面門口處的獅子像是代表象徵,2014年設置屆滿百年,此棟建物因而入選為東京都選定歷史建築物。
館內外到處都能看到文藝復興時期的樣式,大量使用大理石的裝飾藝術與精細做工,讓日本橋三越百貨總店被日本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
中央區(舊日本橋區)的中央通一路走來就有四座日本重要文化財,其實Tony對百貨公司逛街瞎拚沒興趣,但觀賞美麗的歷史建築之時,氣質指數感覺就不斷增加啊
第四座日本重要文化財是「三井本館」(みついほんかん),以「壯麗、品格、簡樸」為設計宗旨,美國風格新古典主義的建築,羅列的立柱很壯觀。
最初的三井本館建於1902年,但毀於關東大地震,之後於1926年興建了現在這棟新古典主義建築,目前是三井不動產的總部,7樓有三井紀念美術館。
短短的中央通,隨意步行大概15分鐘就能走完,但這段路程卻是濃縮了四百多年的歷史,Tony的腳步也參與了不斷前進的歷史之中啊
日本橋系列遊記:
關東舞繽紛2016(21):東京.日本橋:江戶時代經濟飛躍的起點
關東舞繽紛2016(22):東京.日本橋:人形町散策之水天宮孕婦大暴動
關東舞繽紛2016(23):東京.日本橋:人形町吃透透、小網神社洗錢除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