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櫃澎湖知名的景點,侯孝賢於1983年執導了電影「風櫃來的人」,打開了風櫃這座小漁村的知名度,讓台灣本島的觀眾也對風櫃這個地名關注了起來。

 

  

 

 

 

看看馬公市地圖,其包含的地理範圍很廣,除了市區之外鄰近的村里,海外離島的虎井桶盤等島嶼,也全都隸屬於馬公市

馬公市區南方隔海對望的這一塊V字型馬公市,在當地是名為「南環線」的旅遊路線,而南環線的盡頭就是風櫃里,知名景點「風櫃濤聲」就在該地。

 

 

 

 

 

南環線景點不只有「風櫃濤聲」,從201縣道開始往西,一路上有許多值得停留欣賞的景物,Tony就利用這張地圖來大致介紹南環線的景點

 

 

 

 

 

南環線自201縣道始,一轉進201縣道來到興仁里,進入路邊這座牌樓之後,就是名列國家三級古蹟的「興仁進士第」,紀念澎湖清朝唯一的進士蔡廷蘭

 

 

 

 

 

蔡廷蘭出生於1801年,1844年一舉及第進士,成為澎湖唯一的進士。天后宮的「功庇斯文」匾額,就是蔡廷蘭所敬獻。

相傳蔡廷蘭考上進士的那一年,澎湖鬧了十幾年旱災,民不聊生、屍骨曝野,蔡廷蘭一直認為是自己考上進士為官,才造成澎湖的天災禍害,因而深深自責。

 

 

 

 

 

進到牌樓裡的廣場,這裡有一座蔡廷蘭的雕像,後面則是家宗祠,從宗祠旁的小路往後走,才會看到興仁進士第

 

 

 

 

 

這座殘破的古宅就是興仁進士第,這是蔡廷蘭於1846年高中進士後回鄉祭祖所建的,2008年Tony來訪時,已是這般斷垣殘壁的情景

 

 

 

 

 

據說進士第正面門上的「進士第」三字是玄武岩製作,旁邊的窗戶也是精心打造,可以想像當時這棟建築物的全貌是非常精緻的。

 

 

 

 

 

殘破的進士第疏於管理,浮雕、壁畫、門板都被人拆卸搬空,只剩這一面精緻的雕塑藝術,勉強撐起家的光榮過往。(此為2008年看到的情景)

 

 

 

 

 

進士第隔壁的其他建築是完整的古宅,如果進士第還維持著完整的模樣,應該也差不多是這般光景吧。

 

 

 

 

 

在與家後代取得共識之前,興仁進士第一度保持著殘破的樣貌有一段日子;近年來屋舍已經重新翻修復原,試圖讓進士第恢復當年榮景。

 

 

 

 

 

不過…這現在的進士第也翻得太新了吧~新得完全沒有古意!Tony只覺得,要在復古與復原之間取得平衡點,還真是一大考驗啊

 

 

 


 

沿著201縣道往南來到鎖港里,此地有南(午塔)、北(子塔)兩座鎮風塔,這是當地人發展出來的信仰產物,透過有形的建築來克服大自然帶來的無形恐懼。

 

 

 

 

 

鎖港地勢低平,缺乏高地屏障,面對冬季季風的肆虐,於是在南北兩地建造了鎮風石塔,試圖以風水鎮煞的原理,鎮住強烈的東北季風。

 

 

 

 

 

鎖港鎮風塔底座面積達60平方公尺,高有14公尺,取中國古代「九」為帝王之尊的象徵而建九層,是澎湖境內最大的鎮風塔。

 

 

 

 

 

鎖港鎮風塔造型相同,以澎湖特有的玄武岩堆黏而成,巨大的尖塔拔天而立,彷彿真的穩住了風,也帶給當地居民心靈平靜與安心。

 

 

 

 

 

鎖港里的漁民早期多從事捕撈小管,目前還有很多小管加工廠,當地先民稱呼這個聚落為小管(台語發音),後來官方才取其諧音而以"鎖港"為地名。

 

 

 

 

 

大約下午兩點半左右,鎖港魚市場便開始人聲鼎沸,出海捕漁的漁船進港之後,就直接在鎖港拍賣場將漁獲擺開叫賣。

 

 

 

 

 

午後時分,鎖港拍賣場裡已擠滿內行的在地人,準備挑選搶購新鮮的魚貨。

 

 

 

 

 

別問這些魚兒是什麼品種,因為Tony只會吃魚,並不認識魚的種類啊~不過倒是在澎湖縣政府網站上看過玳瑁石斑,因為據記載這是澎湖縣的縣魚

 

 

 

 

 

活蹦亂跳的魚兒立即吸引大家的目光,就連Tony這個不買魚的觀光客,都看到很想跟著下手買幾條,只是不知買了要抓去哪裡煮啊

 

 

 

 

 

鎖港魚市場一般拍賣的時間為06:00~07:00和15:00~16:00兩個時段,下午時段會更多人,想買魚或參觀的遊客,可以選定這兩個時段到訪來湊熱鬧。

 

 

 


 

 

鎖港里南方的山水里有座山水沙灘,在澎湖素有黃金沙灘的美名,周邊聚集許多沖浪業者與造型度假民宿,是澎湖知名的渡假戲水景區。

 

 

 

 

 

坐在海堤長椅上,沐浴在陽光下吹拂著海風,這是山水沙灘特有的懶散與悠哉~山水沙灘的美,Tony會再另行寫文介紹,這裡就先跳過讓過了

 

 

 


 

回到201縣道,繼續西行來到井垵里,在臨海轉灣處有兩間海產加工廠,工廠前的大廣場上經常擺曬著成片的魚貨。

 

 

 

 

 

這組照片是Tony在2008年經過該地時所拍攝的,這兩家加工廠在當地開業已幾十年,2018年再來此地時,廠房與周邊設備幾乎沒什麼改變

 

 

 

 

 

井垵曬魚場加工曬製的魚乾,大多是以四破魚臭肉魚為主。

 

 

 

 

 

不過對長時間住在都市裡的人而言,對這些漁貨完全沒有任何辨識能力啊,在Tony的眼中,這些水產全部都叫做「魚乾」啦

 

 

 

 

 

井垵曬魚場飄著大陽烤曬之後的海味,是一處最具有海島特色的在地景象,來這裡可以看到海島居民最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

 

 

 

 

 

想看曬魚景象請在上午時段前來,井垵曬魚場一般在九點多開始曬魚,然後大約午後2、3點就會開始將魚乾收回室內了。

 

 

 


 

沿著201縣道往西走到盡頭來到風櫃里,轉進村裡再往海邊走到底,就是風櫃洞的所在地。

 

 

 

 

 

當年侯孝賢的電影「風櫃來的人」曾讓這個小漁村聲名大噪,不過當年Tony可是一直以為風櫃是在新竹啊

(因為地理課本曾提到,新竹有著「風城」名號,所以就誤會惹~)

 

 

 

 

 

岸邊玄武岩因海浪長年沖擊,造成狹長的海蝕洞,每常巨浪衝向洞口,岩洞內會發出陣陣轟隆響聲有如古代生火之風櫃箱鼓風之聲,此為風櫃地名由來。

 

 

 

 

 

只有風勢強大時才能聽見風櫃濤聲,還能看見水柱順洞口向上激噴的奇觀,風櫃濤聲、水柱噴潮、海水抽吸聲等三大奇觀而聞名。

 

 

 

 

 

不過Tony猜想這大概要颱風天才有機會看到吧,颱風天應該也不會想要接近海邊啊,所以還是平時來這裡欣賞柱狀玄武岩的節理,會比較輕鬆自在啦

 

 

 

 

 

 

風櫃海岸是發達的玄武岩海蝕平台,經常有磯釣客在此活動,遊客來到風櫃千萬要注意自身安全,千萬別為了聽到風櫃濤聲而涉險。

 

 

 

資料參考來源:「沿著菊島旅行」網站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