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Islam)源起於阿拉伯半島,傳至北非摩洛哥(Morocco)之後,融合了綺麗而華美的中東元素,發展出摩洛哥獨有的伊斯蘭文化,應用成當地的日常美學。

 

 

 

 

 

精美的弧形拱門、色彩繁複的馬賽克拼花磁磚、看得令Tony頭昏眼花卻又捨不得移開視線,頻頻憶起《天方夜譚》裡的奇幻與金光燦爛啊

 

 

 

 

 

同為伊斯蘭教國家,摩洛哥中東很遠很遠,但卻以中東文化為基礎,發展自屬於自己國家的伊斯蘭美學文化。

(問偶差別在哪裡?拍謝,偶不素專家,實在分不出來啊~)

 

 

 

 

 

歷史輝煌的古老城門,特有的阿拉伯圓弧造形,圍繞周邊的幾何圖形雕刻,讓老城門展現古典且大器的面貌。

 

 

 

 

 

也有這種貼滿繁複馬賽克磁磚的城門,摩洛哥的磁磚拼貼圖案更為活潑與跳動。

 

 

 

 

 

還有許多中型城門,乍看雖稱不上華麗,但Tony總覺得樸實城門上的那些複雜的雕花,反而讓這些城門展現出一種低調的悶騷態度啊

 

 

 

 

 

從大馬路上的大型城門,到巷弄中的住家小門,看似簡單且低調,但用色大膽反而令其更加突出,這戶人家的綠色大門,是Tony這趟旅途中最愛的門扉之一

 

 

 

 

 

石灰泥雕刻的圓拱門、深沈古樸的褐色門、狹窄難以讓Tony通過的瘦子門、活潑、典雅、多彩的各式大門,有如一張張表情豐富的面孔,座落在巷弄之間

 

 

 

 


 

摩洛哥王國於西元1956年獨立,是君主立憲制的國家,王位世襲,王國的一切皆歸國王所有,現任國王穆罕默德六世(Mohammed VI)是獨立後的第三位國王。

穆罕默德六世法國取得法學博士學位,精通多國語言,大力推動國家現代化改革,深受摩洛哥人民愛戴。摩洛哥紙鈔、飯店、公共場所都能看到他的肖像。

穆罕默德六世生於1963年,Tony到訪摩洛哥的這一年國王已經55歲了,只是四處看到的都是年輕的帥氣照片,想看他的近照還得上網自行查找了

 

 

 

 

 

穆罕默德六世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2001年迎娶23歲的資訊工程師拉拉‧薩爾瑪(Lalla Salma)為王妃,從此兩人成為當今阿拉伯世界作風最開放的統治者。

拉拉‧薩爾瑪出身中產階級家庭,穆罕默德六世為了迎娶她,答應了她所開出的條件,那就是立法明定將伊斯蘭教的一夫多妻制改成一夫一妻制。

 

 

 

 

 

以前報刊雜誌只要刊登王妃的照片都會觸法,但穆罕默德六世卻公開向大眾引介拉拉‧薩爾瑪王妃。王妃從不戴頭紗,還經常代表國王單獨出訪外國參加活動。

這張皇室成員的大合照,是在路邊攤看到的,攤位小販還不斷跟Tony炫耀展示這張照片,國王和王妃的開明作風,讓平民百姓也跟著皇室開明了起來 

 

 

 

 

 

摩洛哥國土狹長,地表環境涵蓋平原、海洋、沙漠和高山,各地居民生活環境都會影響其經濟開發的能力,兒童受教育的普及程度也是國王重視的議題。

 

 

 

 

 

為了讓偏鄉或沙漠地區的孩童前往學校讀書,國王大器贈送腳踏車以資鼓勵,只要家境符合清寒標準並提出申請,該家庭的每個孩童就能獲贈一輛腳踏車。

 

 

 

 


 

 

伊斯蘭教信徒稱為穆斯林(Muslims),真主阿拉(Allah)是唯一的真神,清真寺提供穆斯林禮拜阿拉,從城市到鄉村、自高山到沙漠,到處都可見到清真寺的踪影。

 

 

 

 

 

走訪過埃及土耳其幾個伊斯蘭教的國家,Tony發現摩洛哥的清真寺與其他國家的清真寺,外觀說是差不多,但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差異

 

 

 

 

 

穆斯林必須一日五次朝著阿拉所在的方向跪地禮拜,早期清真寺會派人在固定的時間,爬上高塔提醒附近工作的民眾,放下工作禮拜真神,這高塔名為喚拜樓。

現在的換拜樓都已裝設擴音器,時間一到就直接透過擴音器提醒民眾禮拜,因此喚拜樓是一座清真寺最重要的建築,而且是摩洛哥唯一可辨識清真寺的目標。

 

 

 

 

 

這是Tony早期拍的土耳其埃及的清真寺,有精美的喚拜樓和華麗的大圓頂,不過摩洛哥的清真寺就很樸實,只有四四方方的建築物旁邊豎立一根喚拜樓而已

 

 

 

 

 

如果沒有那座喚拜樓,Tony大概也看不出來這座市集裡,還隱藏著一間清真寺啊

 

 

 

 

 

因為摩洛哥的清真寺只有喚拜樓可供辨識,所以一定要蓋得又高又顯眼。

 

 

 

 

 

穆斯林進入清真寺,一定要先進行洗腳洗手的淨身儀式,才能進入寺入禮拜阿拉

 

 

 

 

 

摩洛哥,除了觀光性質的少數清真寺會開放給觀光客入內參觀之外,其他絕大部份的清真寺,都是禁止非穆斯林進入的。

 

 

 

 

 

走一趟伊斯蘭文化的國家,就能從喚拜樓的數量,體會穆斯林對其真神阿拉的信仰虔誠。

 

 

 

 

 

摩洛哥另有一個景象令人忍不住多注意幾眼,那就是成片密集的墓園就座落在舊城區的城牆外邊,沒有刻意遮蔽或隱藏,數量之多,著實令Tony發毛啊

 

 

 

 

 

根據在地人的說法,伊斯蘭教的教義之中沒有「人死變成鬼」的概念,因此將墓園設置在清真寺附近、城牆外、景區邊、馬路旁,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事實上摩洛哥的墓園一點也不陰森,時而將墳墓彩繪著色,墓碑花紋雕刻得華麗且活力十足,只是Tony因為台灣的信仰所以就盡量避而遠之了啊

 

 

 

 


 

出國旅遊期間,找廁所解決生理需求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摩洛哥因為很早就發展觀光旅遊,所以公共廁所的系統發達,而且廁所大多很乾淨。

 

 

 

 

 

不論男廁或女廁,進廁所之前都要繳交廁所使用費,通常是2DH(約7台幣),將錢交給守在廁所門口的人即可進入使用。

 

 

 

 

 

因此來到摩洛哥旅行,1DH的硬幣就顯得非常珍貴,平日購物找錢時都要想方設法的將1DH硬幣保留下來,以便隨時想上廁所時應急使用。

 

 

 

 

 

廁所門口收費的人,當然不只有收費而已,他們還得負責廁所的清潔打掃。Tony有時想想,遊客交的費用應該都直接進入守門員的私人口袋裡了吧

 

 

 

 

 

想上廁所但身上沒零錢要怎麼辦呢?其實守門收費員大多願意找零錢給遊客,但只限小額紙鈔,面額太大的紙鈔也是會被收費員拒收的。

 

 

 

 

 

部份餐廳的廁所只提供給消費者使用,有時是不收費的,Tony發現這類廁所的設備和清潔度都比較陽春,但如果真的很急(都到門口了),就不會計較太多了

 

 

 

 

 

撒哈拉的旅遊景點之中也是有公廁的,而且是不收費的,因為地處沙漠之中,水源珍貴且有限,因此清潔度就別要求太多了(停止呼吸、速戰速決)。

 

 

 

 

 

伊斯蘭教對男女有別的禮教是很嚴格,跨界冒犯者將會受到嚴懲,大城市的公共廁所都會在門口以各種語言、圖案標示男女公廁,絕對不必擔心會走錯間。

 

 

 

 

 

說到摩洛哥大城市裡的公共廁所,總會讓人忍不住一上再上且流連忘返,精美的磁磚搭配阿拉伯風格的雕刻工藝,Tony都會特地付錢進去參觀啊

 

 

 

 

 

不論是蹲式或坐式公廁,不僅乾淨且令人身心舒暢,裝潢與雕刻都不馬虎,Tony每次上廁所都覺得是享受了一次阿拉伯工藝的視覺饗宴啊

 

 

 

 

 

 從廁所的裝潢與乾淨程度,就可以看出該國人民的道德水平,摩洛哥的廁所文明,就在日常生活裡不經意之間,每個人的隨手維護而建立起來的。

 

 

 

 

 

一樣是伊斯蘭教國家,Tony對土耳其的公共廁所評價與印象都很好,但是對埃及的公廁就只有不舒服的印象,事實上兩個的人民水平也真的有差別啊

 

 

 

 

 

阿拉伯的美學工藝,與廁所文明相結合時,往往會令外國觀光客為之驚豔,看得Tony也想搬一座金馬桶回家,把家裡的廁所也改裝成異國的華麗風格啊

 

 

資料參考來源:林婉美著書「走入大絲路北非段-摩洛哥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