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1.jpg

斑駁的石牆、碎落的花磚,部份傾頹的古厝在早期都曾是澎湖地區的大戶人家所建,如今後代子孫外移他鄉,荒蕪的古厝反倒成為珍貴的旅遊景點。

 

 

 

 

 

古厝2.jpg

西嶼鄉合界村永成古厝,是楊家先祖於清乾隆年間從金門來此落腳,並與當地富商結親,得到岳父的資助而建造兩艘貨船,往來台灣福建沿岸載貨經商。

楊家子孫勤奮而致富,於1640年時期約有一百多人群聚,建造了具有規模的宗族古厝群,開立「永成號」柑仔店做雜貨生意,在合界村稱為「永成」小聚落。

 

 

 

 

 

古厝3.jpg

不料後來兩艘貨船,一艘被海盜劫掠,一艘觸礁沉沒,楊家失去經商工具而漸漸家道中落;民國50年代末期,餘下的後人遷移至台灣,留下古厝漸漸頹圮。

地方有心人士曾向文建會爭取補助,掃除髒亂、修復硓咕牆,但整體結構仍欠缺龐大的維修經費,永成古厝就像澎湖其他的古厝一樣,繼續沈睡在荒煙蔓草中。

 

 

 

 

 

古厝4.jpg

通過跨海大橋來到西嶼鄉,右轉彎就是合界村。一般遊客通常會沿著203縣道路過此地,但很少會有人特意繞進合界村永成古厝就在村內近海處。

 

 

 

 

 

古厝5.jpg

合界村很少有遊客入內造訪,村民靜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面對外來的遊客甚至會有些好奇,Tony騎車進村時連個大氣也不敢喘,就怕驚擾了村民的日常啊

 

 

 

 

 

古厝6.jpg

合界村內沒有路標指引,進村得多繞幾圈才能看到永成古厝。於是永成古厝至今仍像秘境般的遺世獨立,只有少數內行的遊客才會特地前來參觀拍照。

 

 

 

 

 

古厝7.jpg

永成古厝群共有8棟古屋,雖然年久失修而殘破,但仍能從班駁的牆圍裡看出當時的富麗樣貌。

 

 

 

 

 

古厝8.jpg

古厝大廳中樑書有「學海」二字,至今仍清晰留存,代表當年楊家在全盛時期屬大戶人家。

 

 

 

 

 

古厝9.jpg

8棟古屋原本淹在荒草中,在文建會經費補助後開始整理環境,想吸引一些遊客前來觀賞,但因楊家後代產權問題與手續繁複,導致後續維修工作就此停擺。

 

 

 

 

 

古厝10.jpg

永成古厝多為親族群聚,古厝戶戶比鄰而建,中間則以穿堂串結,方便彼此互相往來。

 

 

 

 

 

古厝11.jpg

古厝12.jpg

澎湖先民以咾咕石砌出堅固的屋舍圍牆,並搭配石砌窗或水泥貝殼窗,以抵抗澎湖風化的損壞,因此就算屋瓦坍塌、門柱裂損,但牆窗仍能屹立存在。

 

 

 

 

 

古厝13.jpg

因部份遊客前來拍照取景與分享,永成古厝的名聲近年來在網路上慢慢發酵,但真的很慢很慢,而且旅遊澎湖,幾乎看不到永成古厝的宣傳介紹。

 

 

 

 

 

古厝15.jpg

這種喜字窗(也有福、壽),是將祈福納祥的圖案文字裝飾在窗上,很直接的表達了主人家對於圓滿、團圓、福氣或長壽的祈願,在澎湖的古厝上面很常見。

 

 

 

 

 

古厝16.jpg

曾是繁華代表的永成古厝群,不敵歲月的摧殘而出現滄桑景象,但也形成獨特的古厝傾頹美,成為內行玩家不太想公開的網拍秘境。

 

 

 

 

 

古厝14.jpg

古厝的斑剝磚牆、雜草,增添老屋遺世的氛圍,很適合網美網帥來此拍攝一系列的偽文青照,所以Tony也來湊一波熱鬧了啊

 

 

 

 

 

古厝17.jpg

古厝的角落尾間,是炊事的廚房所在,一大一小連為一體的灶,是家家戶戶都有的設備,炊煙自石棉瓦煙囪延伸至屋頂外排放。

 

 

 

 

 

古厝18.jpg

坍塌的屋樑下,曾經上演著楊家世代繁華的一頁;靜滯無力重生的永成古厝,只能孤寂地隱藏在合界村的海邊。

 

 

 

 

 

古厝19.jpg

永成古厝的屋瓦樑柱多半已傾倒毀損,Tony建議到此拍照的遊客一定要注意自身安全,千萬別為了拍照而攀爬結構破損的屋瓦,以免受傷就掃了遊興啊

 

 

 


 

 

 古厝20.jpg

鏡頭來到湖西鄉南寮村202縣道轉北往奎壁山的方向就來到南寮村入口。村內的南寮古厝命運大不同,在社區的發展與包裝下而成為熱門的打卡景點。

 

 

 

 

 

古厝21.jpg

南寮村近年推動社區再造,化身為繽紛彩繪村,2016年獲得行政院第16屆公共工程金質獎」,並榮登「2017全球百大綠色旅遊地」,成為重要的人文景點。

 

 

 

 

 

古厝22.jpg

古厝24.jpg

自走進社區開始,沿途盡是3D彩繪牆與七彩浮球夾道迎客,各式各樣的裝置藝術林立街道巷口,將南寮社區點綴得活力十足,而成為澎湖新興的景點之一。

 

 

 

 

 

古厝23.jpg

民國四、五十年代是澎湖漁業最興盛的時期,回港的漁船將漁貨載往鄰近的魚灶加工煮熟以維持魚的鮮度,魚灶於當時經濟來源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南寮村的這座魚灶建於民國48年,隨著時代變遷與漁業蕭條,魚灶漸漸廢棄而破落。如今這座魚灶也已完整修復,成為湖西鄉南寮社區的象徵造景之一。

 

 

 

 

 

古厝25.jpg

北寮村清代合稱「龜壁港社」,光復後才更名北寮村南寮社區這座外牆有著七彩立體拚貼的廟形建物是趙氏祖廟,早期曾經是村里的活動中心。

 

 

 

 

 

  古厝26.jpg

趙氏祖廟曾被軍隊接管,之後軍隊移防才將廟宇回歸趙氏。Tony覺得外牆的綠蠵龜很漂亮,可以多拍一些照片,至於別人的祖廟看看就好了,沒事別亂拜啦

 

 

 

 

 

古厝27.jpg

南寮許返古厝」建於清代(1851~1861年),於民國98年被文化局登錄為「歷史建築」。古厝曾翻修過3次,至今保存完整,具有宗教背景及藝術價值。

許返早年在大陸修得呂山法派小法術,是南寮村保寧宮小法開基傳人,許返古厝外觀裝飾十分豐富,內部開放遊客參觀,是社區裡值得一遊的特色老宅。

(拍謝,偶熱到昏頭,完全忘了要入內參觀這件事啊~)

 

 

 

 

古厝28.jpg

整理過的南寮古厝很好拍,整間古厝都是Tony的假掰偽文青伸展台

 

 

 

 

 

古厝29.jpg

南寮村的先民約在1630年自閩南泉州移民澎湖,以半漁半農為業,以咾咕石建造了許多傳統古厝,這些古厝如今全成為南寮村的觀光資源。

 

 

 

 

 

 古厝30.jpg

南寮村湖西鄉人口外流最嚴重的一個村落,當時許多古厝房舍漸漸荒廢,卻也因為開發較慢,所以保留了古色古香的傳統建築面貌。

 

 

 

 

 

 

古厝31.jpg

在居民通力合作之下,南寮村大改造因而獲獎得到經費補助,再將經費拿來維修古厝,並吸引四方遊客前來參觀,南寮社區靠自己走出一條希望之路。

 

 

 

 

 

古厝32.jpg

古厝33.jpg

古厝的重見天日,讓現代人也能看到老屋的建材,並藉此了解澎湖先民對抗惡劣環境的艱辛,與就地取材造屋的生活智慧。

 

 

 

 

 

古厝34.jpg

南寮古厝整理得很乾淨,到訪的遊客似乎也很喜愛殘破古厝的荒蕪感,新舊融為一體的包裝,讓南寮古厝得以重生且倍受矚目。

 

 

 

 

 

古厝35.jpg

這道破牆一直是Tony的最愛,看似科幻電影裡經常出現的時空裂縫般,彷彿一跨過牆體就會傳送到另一個時空,充滿了神秘與未知的詭譎

(別理偶,偶太會亂亂想了~)

 

 

 

 

 

古厝36.jpg

澎湖古厝的咾咕石牆面,拍起來真的很獨特也很文青。

 

 

 

 

 

   古厝37.jpg

南寮社區最知名的打卡景點就是古厝盡頭的「浮球秘境」(實在很心機,一定要走完古厝才會看到浮球秘境),許多遊客都是衝著這處拍照景點而來的。

 

 

 

 

 

古厝38.jpg

澎湖四面環海,偶有海飄廢棄物,當地居民突發奇想,開始蒐集海飄浮球並加工彩繪,於是製成了南寮古厝群旁邊的美麗奇景。

 

 

 

 

 

古厝39.jpg

五顏六色的浮球讓人看了好歡心,繽紛的童趣結合傳統的風情,為老村莊注入一股清新的生命力,雖然社區的斧鑿太過,但不失為一處悠閒的漫步景點。

 

 

 

 

 

古厝40.jpg

浮球秘境一遇到假日就會人山人海,拍照有時需要排隊;想和浮球拍一張有趣的照片,學Tony這樣由下往上拍,就能將藍天一起入鏡啦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