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山聖地(越:Thánh địa Mỹ Sơn)是占婆古國,於西元4~14世紀的宗教、政治中心,千百年前的遺址再現人間,見證消失的古代帝國曾經的繁華與文明。
深藏密林中、距今1800年的占婆古國遺跡,於1898年被法國考古學家發現,且展開復原工程,並於1999年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
占族人(người Chăm)的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1000年,直到西元2世紀才創建占婆古國(Chăm Pa),其分佈地區大致在現今越南中、南部。
占婆古國於1832年被越南王朝吞併滅國,占族人部份被屠殺或同化,部份四處逃散;現今的占族人多分佈於柬埔寨東部、中越和南越,總人口約50萬。
美山聖地於西元4~14世紀間,是占婆古國歷任國王舉行宗教儀式的場所,也是王室和民族英雄埋葬地,當時占婆古國皆以美山聖地為政治、經濟中心。
美山聖地位於中越廣南省濰川縣美山地區的深山中,經由法國考古學家探險所發現,經過多年的修復工程後,才得以重新出現在世人眼前。
如今,名列世界文化遺產的美山聖地,成為越南知名的旅遊景點,一般旅行社所安排的中越行程,多會將此地列入必訪景點之一。
「來來來~大家先來拍一張團體照」,領隊招呼剛從遊覽車下來的團員們,在美山聖地入口拱門前的樹蔭下拍一張大合照,並叮嚀大家要做好防曬措施。
美山聖地的遺跡群位處於兩座山脈包圍的山谷密林中,遊客得先搭乘入口處的接駁車,抵達東側深山裡另一處接駁車停靠站,接著下車再徒步繼續前行。
走過入口拱門,就是電動接駁車停靠站,到訪的遊客都得在此轉乘接駁車,Tony一整團坐滿兩輛車,在歡聲笑語中朝著山裡深處前進了
法國考古學家於1899年開始研究美山時,前後發現了71座寺廟遺跡,這些遺跡被分成14組,以英文字母為建築群做分配區分。
從東側的接駁車停靠站,徒步走到文化劇場/休息站大概也要十多分鐘,Tony與阿母在烈日底下行,抵達休息站時已是滿身汗
其中的Group B(內含C、D)是規模較大的遺跡群,最具看頭亦是最快能抵達的區域,距離文化劇場/休息站也最近,是到訪遊客最常參觀的景點。
文化劇場/休息站有賣紀念品、飲料,也有廁所,是領隊和大家約定的集合地點,參觀完Group B遺跡群的人,可以先回來此地休息躲太陽。
美山聖地的遺跡修復,過程艱辛且一度令考古學者受挫:
1937年,法國考古學者開始修復美山聖地的遺跡。
1939~1943年之間,主要的遺跡陸續被修復完成。
1955~1975越戰期間,美軍戰機轟炸美山地區,70座遺跡只倖存20座。
眼前地面上的巨大的凹陷圓形雜草堆,就是當年美軍轟炸美山後,所造成的坑洞,這些坑洞至今仍被清晰保留著,做為歷史的見證。
保存至今的遺跡建築群,因結構問題而存在倒塌的隱憂,許多遺跡內外的雕像,已被移到法國或越南的歷史博物館保存。
西元2002~2004年,越南文化部分配了44萬美元來維護美山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義大利和日本也一起資助修復計劃,以防止遺址進一步惡化。
占族人早期多信仰印度教和佛教,美山聖地發現的遺跡,就是占婆古國歷代國王於西元4~14世紀之間,所建立的印度教寺廟遺址。
寺廟是用來崇拜印度教的神明濕婆,常見的寺塔建築稱為占婆塔(Tháp Chàm),塔身以深紅色磚塊砌成,塔頂逐漸變細呈階梯狀,形狀有如花朵。
占婆塔的平面大多為正方形,內部空間狹窄,通常只有一扇門朝著東方開啟;塔內設有石壇,外部則有花、葉、鳥、舞者和神靈的雕刻。
斑駁污損的紅磚上、幾近被歲月磨滅的石雕藝術作品中,仍能清晰看出這是兩頭雕工細緻且活靈活現的大象。
即便青苔覆蓋、藤草蔓生,仍遮掩不住紅磚建築自然透出的濃厚歷史感。
平日少出遠門的阿母,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有著上千年歷史的遺跡,臉上露出驚訝與不可置信,頂著烈日也要和這些「老石屋」合影留念啊
遺跡群中,並非所有的建築物都能攀爬或進入,像這堆黑嚕嚕的石階狀建築基座,有另外立牌提醒遊客禁止攀爬。
日頭赤炎炎,大部份怕曬的團員們都已經往回走到休息站了(包括阿母),整座廢墟中,大概只剩熱愛古文明的Tony,還在到處和千年古跡拍照啦
考古學家發現,美山聖地的紅磚建築,在磚塊之間的孔隙並無砂漿接縫,但卻非常牢固,並能保存千百年之久,此狀況曾一度成為考古學謎團之一。
2006年,義大利科學家在遺址群中,鑑定出一種黏合材料,這些黏合劑是由美山遺址周邊豐富的植物中所提煉出來的,此一建材謎團就此被解開。
建築整體為預燒的紅磚堆疊而成,完工後才由工匠直接於磚塊上雕刻,由於無法替換新的磚材,因此對雕刻工匠的技術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
在歲月的洗禮後,受損的雕刻作品已難再看到原貌,不過能親眼看到1800年前倖存至今的藝術作品,Tony內心也倍感珍惜啊
約尼(yoni;又稱瑜尼、優尼、尤尼)是印度教女神夏克提的抽象崇拜代表,象徵著女性生殖器,通常會和象徵男性生殖器的林伽一起被展示。
約尼和林伽的結合,在印度教裡象徵著微觀宇宙和宏觀宇宙的融合,代表著創造和再生的永恆過程,信仰印度教的美山聖地也能看到約尼和林伽。
建築物前面的石柱就是林伽(liṅga),是濕婆崇拜的抽象代表物,象徵男性生殖器,與約尼結合時可創生萬物;一般的林伽因擺在約尼上面,體積並不大。
美山聖地的這座巨大林伽,在陽具崇拜的渲染下,於網路被瘋傳具有「觸摸就會勇猛」的傳說神效,姑且不論傳說的真實性,Tony都是虔誠地先摸再說啦
美山聖地被認為在某段期間裡,於建築、技術、紀念性藝術、城鎮規劃、景觀設計之發展方面,對促進人類價值的交流有顯著貢獻。
此地呈現已消失的文化傳統、文明的獨特,是現今已滅絕之亞洲文明的證據,因此在1999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名錄中。
美山聖地讓消失的占婆古國重現世人眼前,歷經1800年歲月的摧枯拉朽,遊客在觀賞荒煙蔓草中的石頭堆時,得發揮想像力,遙想古國當年的繁榮盛景。
「啊你拍好了沒?石頭不是都一樣,那A拍那麼久」~Tony對美山聖地的著迷,阿母是不會了解的;其他對石頭無感的遊客,到此參觀要做好防曬措施喔
逛完遺蹟群,回到休息站擦擦汗、吃吃冰淇淋;隔壁的文化劇場表演剛開始,Tony趕緊前去卡位湊熱鬧,沒想到裡面的觀眾已經滿到外頭了
文化劇場上演的是占婆古國人民的生活與文化,全程無對白,倒是慵懶的舞蹈、簡陋的服裝道具、悶熱的空氣,都讓人很難耐著性子一直看下去。
天氣有夠熱,文化劇場裡面沒冷氣,幾支殘喘的電扇循環吹送著室內觀眾的體味;Tony拉著阿母離開劇場,心想還是再去吃冰淇淋等集合會比較實在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