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吉爾(Tangier)的舊城區,由港口延伸至北面高地,大半個舊城區是在斜坡上建立而起,遊客走逛舊城區的參觀路線得規劃妥當,以免體力難以負荷。

 

 

 

 

 

坦吉爾的舊城區有如古代希臘羅馬時代的圓形劇場,西北側是高地,一路向東沈降至碼頭處,因此從西北高處往東南低處,最理想且省體力的參觀路線。

(藍色虛線是偶綿的行進路線,自西北方進城,從東南出城)

  

 

 

 

 

medina這個字,泛指北非地區較古老、較傳統的小城鎮。當該地出現現代化的新城鎮時,被保留下來的舊城鎮就稱之為medina,通稱為舊城區。

 

 

 

 

 

坦吉爾舊城區的城牆,最早是在羅馬帝國時期所建造的,即便城牆外圍的新城區已發展至國際化的規模,但舊城區裡改變卻是傳統保守且緩慢

 

 

 

 

 

興建在高地上的舊城區,發展出了斜坡文明,房屋建築就興建在一層一層的緩降平台上,有如巨大的階梯,佈滿整座城區。

 

 

 

 

 

部份商家充份利用自家門口的階梯平台,擺置商品做起生意。

 

 

 

 

 

過於陡峭的斜坡巷道就會興建階梯,方便路人行走其上,也還好導遊是帶著大家從高處往下走,要是反過來從低處向上逛,Tony一定會第一個喊投降啊

 

 

 

 

 

路經一間店面,詢問店家之後,店家同意讓大家拍攝內部;一張桌子、幾張矮凳,就做起了縫補衣服的生意,據說這附近的店面空間都是這樣小而簡便。

 

 

 

 

 

雖說店面空間很小,但生意人也很會變通的,善用門口的空間,讓大門成為商品的展示平台。

 

 

 

 

 

服飾店老闆:*#$$@@!&*@

團友:啊伊系底供啥米?

Tony:應該是在說這兩件衣服很讚,價格很公道之類的……

 

 

 

 

 

服飾店老闆說著自己的語言,Tony一群人說著卡卡的英文,然後彼此雞同鴨講竟然還能殺價,這過程實在是太有趣了,可惜服飾店老闆沒能做成這筆生意

 

 

 

 

 

一些上了年紀的當地人,不太會主動招攬觀光客的生意,於是就這樣靜靜的坐在店門口,樂天知命的等待客人上門參觀。

 

 

 

 

 

賣地毯的,就直接將商品掛在店門口,客人看了、摸了、滿意了,再入內找老闆詢問價格。

 

 

 

 

 

坦吉爾舊城區的商家,都是這樣靜靜的坐在店門口,一來不主動打擾觀光客,二來據說有些人不會說英文,此地的居民主要語言還是以柏柏語法語為主。

 

 

 

 

 

舊城區的時空,彷彿依然停滯在好幾個世紀之前,人們樸樸實實的做生意,沒有過於商業化的煩人心機,讓Tony逛起來好自在啊

 

 

 

 

 

舊城區可以看到許多的穿著傳統連帽長袍的男性,這些都是摩洛哥的原有住民柏柏人,從店家的商品類別來看,主要的客源都是以當地人為主。

 

 

 

 

 

導遊帶著大家穿街繞巷,繞進了一處菜市場,此地沒有較大的廣場可聚集擺攤,菜販們就這樣在巷道兩旁席地做起生意來了。

 

 

 

 

 

賣菜的、買菜的人都身著傳統服裝,從他們連帽長袍的衣著看來,應該都是住在舊城區內的柏柏人,這個簡易的市集是他們每日張羅三餐食材的來源。

 

 

 

 

 

導遊熟門熟路的帶大家穿過曲折狹窄的巷弄,才讓大家有機會看看坦吉爾舊城區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百態。

 

 

 

 

 

此地非觀光客的主流參觀路線 ,居民們很不習慣鏡頭的近距離拍攝,所以Tony要提醒大家,在伊斯蘭國家拍攝時請多以長鏡頭遠攝,以免造成對方反感且憤怒

 

 

 

 

 

自小巷弄轉出來一條比較寬闊的商店街,這裡很明顯的可看出觀光商業化的氣息,此地為西南面的銀匠街,是坦吉爾舊城區的主流參觀路線。

 

 

 

 

 

據說銀匠街在19世紀時曾經是猶太人社區,當時銀貨的經營都掌握在猶太人的手中,所以街道因此而得名。

 

 

 

 

 

銀匠街往東行,來到一處小廣場(Petit Socco),小廣場其實只是一段較寬的街道,半個世紀之前,經常有名人雅士在這裡的咖啡酒吧出沒。

 

 

 

 

 

小廣場一帶是昔日外交官、生意人等外國人聚居之地,賭場酒吧等聲色場所林立,今天則成為坦吉爾舊城區最有名的觀光街道。

 

 

 

 

 

摩洛哥團在此短暫的放牛吃草,有些團友選擇在露天咖啡座享用咖啡。摩洛哥人很喜歡閒坐咖啡館,但通常店內清一色都是男性。

 

 

 

 

 

閒不住的Tony則到處晃到處拍,在小廣場附近的巷子口發現這張髮廊的廣告招牌,看得讓Tony也好們進去SEDO一下,看能不能變得像男麻豆一樣的帥啊

 

 

 

 

 

雜貨店裡最吸引Tony注意的是那些麵包、大餅,不知是否和飯店裡的口味一樣好吃,由於早餐已被餵得很飽,實在沒有胃口買來嚐嚐味道啊 

 

 

 

 

 

另一家雜貨店的玻璃展示櫃也很吸睛,各式堅果、餅乾、糖果擺滿玻璃櫃,小朋友經過時應該也很難抵抗它的魅力。

 

 

 

 

 

這一輛摩托車就更酷了,後面載了個冰箱裝著各式鮮魚前來小廣場兜售,Tony剛好拍到兩隻貓咪賴著不走等著討魚雜享用,看來應該是熟客了啊

 

 

 

 

 

自小廣場往東走,舊城區較高級的旅館、餐廳與商店都集中在此,建築風格很混搭,看似很法國,卻又夾雜著摩洛哥,頗令人玩味。

 

 

 

 

 

舊城區東側斜坡底部臨近港口的城門出口處,一面牆上的巨大的人頭像彩繪,吸引全團的目光焦點,導遊說這位就是中世紀最偉大的旅行家:伊本‧巴圖塔

 

 

 

 

 

一聽到導遊說此人了不起,大家立即啟動拍照模式,排隊輪流和壁畫合影。根據領隊的介紹,伊本‧巴圖塔一生走過的旅行足跡,比馬可波羅多了三倍。

 

 

 

 

 

伊本‧巴圖塔(Ibn Battuta;1304-1368)生於坦吉爾,身兼伊斯蘭學者、法官、外交官、地理學家、旅行探險家與作家,自21歲開始踏上旅行的足跡。

他花了28年旅遊伊斯蘭世界,足蹟遍及俄羅斯印度中國……共44個國家,僅靠雙腳、馬、驢、駱駝和帆船,伊本‧巴圖塔旅行了近12萬公里。

1353摩洛哥蘇丹指派學者將其遊歷見聞寫成遊記並出書,19世紀之後,德國法國學者陸續發現他的遊記並將之翻譯出版,伊本‧巴圖塔才開始聞名世界。

 

 

 

 

 

伊本‧巴圖塔相比,Tony的旅遊足跡大概只有相當於他的一根腳毛啊~不過雖然只是一根腳毛,也要和伊本‧巴圖塔一樣,努力向環遊世界的目標前進啦

 

 

 


 

 

結束坦吉爾舊城區的參觀,接著是午餐時間,簡單的餐前麵包、沙拉和綜合水果,一上桌就被Tony這個不挑食的模範生全掃進肚子裡了

 

 

 

 

 

這頓中餐的主菜是炸鮮魚,配菜是摩洛哥的家常菜,午餐的餐點並未讓人留下特別的印象,但這些全都是Tony幾個月的薪水換來的,得仔細紀錄才行

 

 

 

 

 

要說最印象最深的當屬餐廳環境,傳統的摩洛哥文化元素,應用在餐廳的裝潢中,讓人有置身於摩洛哥皇宮的錯覺,Tony一頓飯吃下來都覺得貴氣十足啊

 

 

資料參考來源:林婉美著書「走入大絲路北非段-摩洛哥

 

 

坦吉爾相關系列遊記:

幻彩摩洛哥(6):坦吉爾.阿席拉小漁港化身為彩繪天堂

幻彩摩洛哥(7):坦吉爾.海力克斯劈開直布羅陀海峽

幻彩摩洛哥(8):坦吉爾.舊城區的斜坡文明與純樸風情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