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1.jpg

峴港市景點真不少。山茶半島靈應寺坐山望海,境內矗立一尊越南最高的觀音像;峴港博物館珍貴的文物展示,詳盡再現當地的歷史與文化進程。

 

 

 

 

 

山茶2.jpg

峴港首日的行程尚未走完,一行人轉往山茶半島南側的靈應寺峴港有三座靈應寺,其中山茶半島的這座靈應寺,是最具代表性的觀光地標。

山茶半島因位處山茶郡(Sơn Trà)而得名,東西走向的山脈形成自然屏障,為峴港阻擋颱風;最高山有696公尺,因生長很多野生猴子,又稱為猴子山

 

 

 

 

 

山茶3.jpg

傳說19世紀時,半島海邊漂來一尊佛像,當地人視為吉兆而建寺廟供奉佛像,取名靈應寺(Chùa Linh ng/Linh Ung Pagoda),而沙灘也取名為佛灘

據說此後峴港海域風平浪靜,少有強颱侵襲;越南早期有很多來自中國的移民,帶進華人宗教信仰與生活文化,因此也很常見古剎廟宇。

 

 

 

 

 

 山茶4.jpg

靈應寺香火鼎盛,正殿前的廣場上擺滿大型盆栽,Tony想拍攝正殿廣場的寬闊但難度有點高;廣場兩側整齊排列著由完整白玉雕刻而成的十八羅漢雕像。

 

 

 

 

 

山茶5.jpg

山茶6.jpg

境內最大特色是這座高67公尺的「望海觀音像」,全身以白色大理石製成,矗立在直徑35公尺的蓮花座,據說是亞洲第一,也是越南目前最高的佛像。

雪白的觀音菩薩法相莊嚴、慈眉善目、俯視眾生,是峴港著名地標,遊客在美溪沙灘上漫步,往山茶半島方向望過來,遠遠就能看到這尊巨大的佛像。

 

 

 

 

 

山茶7.jpg 

市政府在山茶半島建設這尊觀音佛像,用意是為了護佑百姓,保護峴港這座海港城市,「望海觀音像」因此也成為峴港熱門打卡景點之一。

 

 

 

 

 

山茶8.jpg 

觀音佛像內部有17層樓,頂樓可遠眺峴港市與整座山茶半島;由於停留時間有限,實在無法衝到頂樓看大景,Tony只能在地面匆匆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啊

 

 

 

 

 

山茶12.jpg

靈應寺位於山茶半島南端的臨海懸崖高地,遊客大多是從正殿北側的停車場進入寺內,但其實南側的山門對寺廟格局而言,才是靈應寺真正的入口。

 

 

 

 

 

山茶9.jpg

山茶10.jpg 

這座山門面朝大海,無修築對外連通道路;就宗教的角度而言,山門做為靈應寺的總大門,迎接來自海上的滿天神佛,也阻擋外界的魑魅魍魎。

山門上的那尊手持金剛杵的威武神像,是佛教護法神之一的韋馱天(又稱韋陀韋陀菩薩),祂的神像站立於山門頂端正中央,鎮守靈應寺的出入口。

 

 

 

 

山茶11.jpg

山門南端有階梯通往懸崖邊的觀景台,階梯兩側的護欄,是栩栩如生的神龍雕像,在此亦有守護山門之用意。

 

 

 

 

 

 山茶13.jpg

山茶14.jpg 

懸崖邊的觀景台,可遠眺美溪沙灘峴港市景,城市水平線長出一棟棟的高樓大廈,看得出峴港市正快速發展中。

靈應寺峴港市景的時間,以上午時段為佳,像Tony這一團下午才來的話,只能看到大逆光的陰影,再遇上空氣品質不佳,畫面就更模糊了啊

 

 

 

 

 

山茶15.jpg

峴港博物館也位處瀚江畔,距離粉紅大教堂很近,遊客可以來峴港博物館了解峴港古往今來的歷史進程。

 

 

 

 

 

山茶16.jpg

這棟外觀很像玉米的螺旋圓柱形玻璃帷幕大樓,是峴港行政中心(市政府之類的機關)的一部份,門口的道路向西走到底,就是峴港博物館

註:峴港博物館(原址)已於2024年12 月10日暫時關閉,未來將搬遷至附近的新地點,開放時間未定,有興趣的遊客可自行至官網追蹤。

 

 

 

 

 

山茶17.jpg 

峴港博物館(原址)四周有護城河設計,但池水呈現可怕的青綠色,看起來也不像是活水,Tony經過池水上方的橋樑時有特別聞一下,嗯,幸好沒味道

峴港博物館的原址雖然已關閉,但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希望透過Tony的圖文介紹,為峴港博物館原址的曾經存在做見證

 

 

 

 

 

山茶18.jpg 

峴港博物館(原址)入口天頂,是三角椎形的透明帷幕,建築風格結合了傳統與現代,但整體呈現老舊狀態,與隔壁嶄新的行政中心,呈現強烈的對比。

門口這尊雕像(有香爐供人參拜)是越南阮朝的大臣阮知方(Nguyn Tri Phương),他在越南被當做殉國忠臣,許多城市的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

 

 

 

 

 

山茶19.jpg

入口大廳的巨大浮雕,看起來應該是某位越南偉人的故事,會放在入口大廳肯定有其豐功偉業,但越南導遊阿龍直接無視它,領著大家逕自往館內走去。

 

 

 

 

 

山茶20.jpg

阿龍正在介紹這口巨大的出土文物,既非花瓶也非水缸,而是古代盛裝往生者遺體埋入地底、類似棺槨的容器。

 

 

 

 

 

山茶21.jpg 

峴港博物館(Bo tàng Đà Nng)成立於1989年,並於2011年正式向遊客開放,館方也投資現代化展示設施、視聽設備和照明系統。

 

 

 

 

 

 

山茶22.jpg

館藏多元且豐富,以典型歷史文化價值的原始文獻、文物以及珍稀古董收藏,再現峴港這片土地和人民開拓疆域的故事。

 

 

 

 

 

山茶23.jpg

山茶24.jpg

越南早期來自中國的移民,帶來華人宗教與文化,兩相融合後於在地重新發展,因此遊客到訪越南時,常能看到許多摻合華人元素的越南風情。

 

 

 

 

 

山茶25.jpg 

峴港博物館(原址)的展場共分三層樓,一樓是展示的是峴港從史前時期到現代的自然生態、地理與人文,還有臨海漁民的海港生活。

 

 

 

 

 

山茶26.jpg 

舊照片的展示,讓遊客更能了解峴港市的歷史與進步;照片中那些圓形碗狀小舟,早期是漁民的水上工具,現代則成為中越旅遊熱門的攬客資源。

 

 

 

 

 

山茶27.jpg 

二樓展示的是峴港早期在兩次抵抗法國美國入侵的戰爭歷史與文物,對戰爭無興趣的Tony,決定選擇性放空此展場,拍拍照片便往下個展場而去也

 

 

 

 

 

山茶28.jpg 

三樓介紹的是峴港市與周邊省份,少數民族社區的文物與收藏,以人物雕像再現其日常生活百態,好拍又有趣,展現的是中越對於民族融合的包容性。

 

 

 

 

 

山茶29.jpg 

峴港博物館(原址)最令Tony印象深刻的是:館內沒冷氣!當初館方投資硬體設施時,竟沒裝冷氣機!整間博物館就靠著為數不多的幾台涼風機來降溫

 

 

 

 

 

山茶31.jpg 

光靠幾台涼風機當然不夠用,所以又設置多台電風扇來帶動空氣流通,但是當溫度升高、氣味難聞時,悶臭的空氣於密閉館內流動,一切就變成悲劇了。

 

 

 

 

 

山茶30.jpg 

做為峴港古往今來的歷史展場,完善空調設備很重要;峴港博物館搬新家之後,可得將所有硬體設施都處理好,以免被前來的各國觀光客暗地竊笑。

 

 

 


山茶33.jpg 

抵達峴港首日的表定行程終於暫告一段落;時近傍晚,阿龍領著一行人來美溪沙灘散步,沙灘設有果汁吧一條街,提供遊客各式新鮮現榨果汁、飲料。

 

 

 

 

 

山茶34.jpg 

這些現削芒果不是要製作芒果挫冰,而是全部是要拿來榨成新鮮芒果汁的。

 

 

 

 

 

山茶32.jpg 

果汁吧一條街經常聚集外國觀光客,許多水果小販也來此兜售新鮮水果。不過有些小販會亂開價,遊客購買前最好先問好價格,以免起爭端。

 

 

 

 

 

山茶35.jpg 

一行人來到其中一間果汁吧入座,阿龍要請大家喝果汁,椰子汁、芒果汁一人任選一款,天氣有點悶熱,Tony和阿母各點了一顆椰子來降火氣啦

 

 

 

 

 

山茶36.jpg 

果汁吧的menu都有清楚標示價格,芒果汁、美式咖啡、椰子各式果汁飲料通通4萬VDN起跳,折合台幣也少56元,越南物價真的很便宜。

 

 

 

 

 

山茶37.jpg   

集合前的短暫自由活動時間,Tony在附近亂逛,然後目光就被這輛粉紅色攤車給吸引住了,這類的攤車販售的內容物很豐富,在中越街頭到處可見

 

 

 

 

 

山茶38.jpg

攤車櫥櫃中擺放許多炸物,但主要販售物是「越南法國麵包」,Tony來到中越才知道,原來真正的越南法國麵包,其麵包體其實只有短短一條而已

 

 

 

 

 

山茶39.jpg

攤車老闆娘正忙著烘烤越南披薩(Vietnam Pizza),作法是在米紙上塗奶油,再加入蔥花、蝦皮、蝦米、蛋等配料,最後淋上越式甜椒醬或美乃滋。

越南披薩逐漸成型,香味四溢令Tony流口水,不過腦海裡依然謹記「小心路邊攤食物會拉肚子」此話,也不敢亂買亂吃,趕緊帶著阿母集合去也

 

 

 

 

 

山茶40.jpg

中越跟團之旅首日,行程尚屬輕鬆惬意,Tony原本還擔心阿母對飲食不習慣,沒想到她適應地蠻好的,有了好的開頭,再來的行程應該都會順利的

 

峴港三間靈應寺系列:

中越峴港風華(2):峴港.山茶半島靈應寺、峴港博物館

中越峴港風華(3):峴港.美溪沙灘、五行山

中越峴港風華(10):峴港.巴拿山:金橋、靈應寺與愛情公園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尼 的頭像
    東尼

    怪叔叔趴趴GO.東尼的旅遊人生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