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位處安納托利亞(Anatolia)大地,即俗稱的小亞細亞,這塊大地自史前時代就誕生許多文明,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可以一覽各文明所留下的足跡。

 

 

 

 

 

安納托利亞像一座橋連接著亞洲歐洲大陸,是亞洲位於黑海愛琴海(地中海)之間的一座大半島,目前全境隸屬於土耳其

 

 

 

 

 

 

逛完了安卡拉城堡土耳其團接著來到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Museum of Anatolian Civilizations),博物館距離城堡很近,沿著馬路走下斜坡就到了。

 

 

 

 

 

博物館最初於1921年設立於安卡拉城堡內,並陸續蒐集相關文物,直到1968年這棟圓頂建築改建完工,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搬遷至此並正式對外開放。

 

 

 

 

 

安納托利亞這片大地,經歷西台帝國羅馬拜占庭鄂圖曼帝國的陸續統治,文物出土的範圍幾乎遍及整個土耳其地區。

 

 

 

 

 

         

館內收藏自從西元前九千年的史前時期開始,以時間序為軸線,完整呈現安納托利亞地區的文明演進。

 

 

 

 

 

對古文明有興趣的人真的不多,所以為了不讓誤入此篇的朋友失去意識而昏迷杜孤,Tony只打算挑幾樣有趣的古文物做最介紹了

(歹勢蛤~真的很痛苦的朋友,請直接跳到後半段的行程看看就啦)

 

 

 

 

 

這是史前時代群聚式的建築模擬圖,為了躲避野獸侵襲,出入口全部開在屋頂,並搭配木梯做為攀爬上下的工具。

(這萬一下大雨,雨水灌進家裡,會不會就變成水族箱了啊)

 

 

 

 

 

史前人類多以獵殺野牛做為食物來源,所以牛頭就成為家裡的掛飾品。

 

 

 

 

 

這是青銅器時期的葬體模擬圖,可以看到陪葬品除了有祭祀過的牛骨,還有許多青銅製品一起放入往生者的墓穴中。

 

 

 

 

 

         

這些全是出土的陪葬品,Tony一度以為是黃金製品,其他的團友也以為看到黃金而眼睛發亮,結果卻是青銅製品,讓大家都失望的嘆了口氣啊

 

 

 

 

 

         

母神」(Sitted Mother Goddess with Leopard)是鎮館之寶,這尊泥偶的年代約為西元前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間。

體態豐饒的女體坐在豹頭王座上,下體有嬰兒緩緩出生,象徵多產與豐收,這是古代安納托利亞女神信仰最早的證據。

(別懷疑,偶到現在還素看不出兩腿之間的小土條那裡有像嬰兒啊)

 

 

 

 

 

 

文明的演進,出現了圖象與文字。這塊石碑上的記載內容和年代,恕Tony忙著拍照而漏聽了,歹勢蛤

 

 

 

 

 

 

西元前2000年左右,西臺帝國(Hittite)(另譯赫梯)統治著土耳其大地,這支民族的戰鬥力足以和當時的埃及亞述、巴比倫相抗衡,也發展了許多文明。

 

 

 

 

 

西元前2000年,西臺帝國隔壁的亞述王朝出現了這種「卡巴德基文書」,這是最早的楔形文字紀錄,因為兩國互通有無而流傳至西臺帝國

 

 

 

 

 

 

卡巴德基文書的紀錄方式,是先將文章內容刻在泥板上,再送入火爐燒烤,出來的成品定形後有如陶磁品一般,永不能更改。

(所以如果寫錯字,等烤完才發現,那就悲劇了啊)

 

 

 

 

 

像Tony這樣對石頭有興趣的人不多啊(咦~怎麼又強調一次),參觀博物館對年長團友們來說有點無趣,還是閒聊交誼感情較實在啦

(資深團友甲:厚!姐仔,妳素按怎保養的,皮膚安捏幼綿綿白拋拋....)

(資深團友乙:哎唷~那有啦,妳ㄟ皮膚馬係就軟Q)

 

 

 

 

 

這第三天的行程還真的有點操,一早6:30就從番紅花城搭車出發,在車上睡不到四個小時就來到安卡拉繼續行程,也難怪大家在涼爽的博物館一直打哈欠。

 

 

 

 

 

西臺帝國安納托利亞大地上統治近600年,之後卻神秘的消失在歷史洪流中,史學家找不到帝國曾經存在的證據,一直到相關文物出土才解開謎團。

 

 

 

 

 

殘破的城垣外壁,舖排著一塊塊紀錄彪炳戰功的浮雕石板,西臺帝國的存在謎團,便由此解開真相。

 

 

 

 

 

         

從浮雕石板中可看出西臺人是一個習慣征戰的民族,擁有先進的戰車部隊和先進的武器鍛造術,與同時期的古代強國爭奪霸權。

 

 

 

 

 

         

西臺人西亞地區乃至全球最早發明冶鐵術和使用鐵器的國家,歷代國王都保有一支30萬人的軍隊,並使用先進的短斧、利劍和弓箭。

 

 

 

 

 

         

西臺帝國首都哈圖莎的大城牆獅子門,征戰各地的戰車隊都要由獅子門進出。但Tony發現博物館展示石獅比例不對,有可能只是仿製品

 

 

 

 

 

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生前就想要成立「西臺博物館」,後人將他的願望擴展規模而成為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並在世界博物館排名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安納托利亞文明博物館佔地雖不大,但館藏都是世界其他各地看不到的珍貴文物,想了解小亞細亞的文明演進,來這裡就對了。

 

 

 

 

 

         

在導覽員和領隊的中、英文交雜下,走馬看花的結束參觀。想了解文物的詳細資料得另外花錢買書(粉貴),所以Tony只好全拍回來再上網查了

 

 

 

 

 

         

最後來看這一張有趣的古羅馬喪禮,那個跪在大體前面痛哭的兩個女性,就是史上最早的「孝女白瓊」;如果喪家肯花大錢,來一團「五子哭墓」也沒問題。

 

 

 

 


 

 

安納托利亞的中心區是半乾旱的安納托利亞高原,由於地形的關係,人口與土地不如沿海城市富饒,車行其間盡是這樣的貧瘠和荒涼。

 

 

 

 

 

離開安卡拉,要開始一段長達288公里,歷時5~6小時的車程,車行安納托利亞高原上,荒涼的景色讓人有一種空寂感,所以Tony就閉眼昏迷了

 

 

 

 

 

中途在這處乾枯平原附近的休息站稍做停留,看大家一直往平原走過去,原來這不是什麼乾枯平原,而是一座乾涸的湖泊:圖茲湖。

 

 

 

 

 

圖茲湖(Tuz Golu)長80公里、寬50公里,面積1,600平方公里,為土耳其第二大湖,由於正值乾季,所以早已呈現乾涸狀態。

 

 

 

 

 

乾涸的圖茲湖有如一望無際的沙漠,Tony頓感心胸舒暢(不過粉熱),這可是季節限定的景點啊,等到雨季來臨之後,湖水的深達可達到1.5公尺

 

 

 

 

 

從衛星地圖看土耳其大地,仍可看到圖茲湖的蹤影,這1600平方公里面積到底有多大,算一算大約有6個台北市那麼大的面積。(台北市:271平方公里)

 

 

 

 

 

圖茲」(Tuz)二字的土耳其發音就是「鹽」的意思,圖茲湖就是鹽湖。冬天帶鹽的河水流入湖泊中,夏天湖水乾涸之後就會露出平均30厘米厚的鹽層。

 

 

 

 

 

 

乾涸的湖底滿佈曬乾的粗鹽,這裡是土耳其重要採鹽地之一,土耳其的鹽業加工和提煉,有63%的鹽出自這裡。

 

 

 

 

 

有了鹽份就會吸引生物來到(包括偶們這一群人),圖茲湖包括湖面和周圍的水床、草原,都在2001年列入特別保護區。

 

 

 

 

 

九月正值乾季,適逢圖茲湖見底,一切還得感謝土耳其導遊伊凡帶大家來這裡休息走一走,Tony趕快和團友們一起拍照存證啦

 

 

 

 

 

休息站的攤商把粗鹽包一包就成為圖茲湖的紀念品了,頂多再放個土耳其惡魔眼,因為實在不知道買鹽回家要做啥,Tony便打消購買的念頭了

 

 

 

 

 

圖茲湖真的很大很大,Tony提醒大家別一直往湖心走去,以免中暑昏倒或是走不回來,大家在湖邊磨磨蹭蹭過個乾癮就好了蛤

 

 

 

 

 

 

離開圖茲湖後,還得搭三個小時的車程才會到下一站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會暈車的Tony趕緊閉眼入睡,補充體力迎接下一站啦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尼 的頭像
    東尼

    怪叔叔趴趴GO.東尼的旅遊人生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