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群島的地質岩層,是由堅硬玄武岩構成,土地的特性限制了農作與植被的種類,不過仍然有一群天人菊,嬌豔地綻放玄武岩上,活力十足的迎風舞動著。

 

 

 

 

 

當海底火山爆發,熔岩上升之後遇到海水而快速冷卻,收縮凝固成六角狀、整齊排列的柱狀節理,此即為柱狀玄武岩的地質結構。

 

 

 

 

 

約一千七百萬年前,台灣海峽海底火山爆發,再冷卻形成大大小小的玄武岩地質島嶼,這就是最初澎湖群島64座大小島嶼的由來。

 

 

 

 

 

 

澎湖人靠海生活,陡峭的玄武岩海岸是最佳的垂釣場地,但在這種臨海卻又無處可躲避的地形活動是有風險的,外地遊客到訪澎湖請勿隨意走下懸崖海岸邊。

 

 

 

 

 

澎湖的風景名勝,人文習俗、植被農務,都和地表底下的玄武岩地質習習相關,所以Tony才會另行介紹玄武岩,做為澎湖旅遊的基礎介紹啦

 

 

 

 

 

位於澎湖主島南方海面的桶盤嶼,其玄武岩紋理層層分明,石柱羅列環抱全島,形成奇特且壯麗的陡峭海崖,桶盤嶼的蓮花座柱狀玄武岩要算是澎湖之最。

 

 

 

 

 

桶盤嶼的斷崖剖面,大概就能了解整個澎湖群島的地層結構,由於植物無法深層紮根在堅硬的玄武岩裡,所以植被多為矮小樹叢與淺根植物。

 

 

 

 

 

 

桶盤嶼有開放遊客登島,觀賞島上的柱狀玄武岩地質結構,不過Tony還是覺得搭船從海上觀賞桶盤嶼,最能看到完整的蓮花座柱狀玄武岩的美麗啦

(其實從空中看更美麗啦,不過大概只能上youtube看空拍影片吧)

 

 

 

 

 

澎湖群島的玄武岩數量多、面積大,還被風化、海蝕形成各式各樣豐富的節理與形態,可遠觀也可近距離接觸,是澎湖群島開發旅遊的豐富資源。

 

 

 

 

 

由於玄武岩隨時都有崩落的現象,來到玄武岩景區得注意安全,最好別太靠近,另外Tony也要提醒大家,帶走玄武岩是違法的行為,請勿以身試法啊

 

 

 


 

 

嫩鵝黃與漸層紅,圈出一朵嬌豔且動人的精緻小花,在燦爛的陽光下迎風搖曳,這是澎湖土地上綻放笑容的天人菊

(好美麗啊~好可愛啊~連偶這男子漢都抵抗不了它的魅力惹)

 

 

 

 

 

天人菊別名忠心菊,性喜高溫、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耐鹽、抗風、耐旱、耐寒是它的特性,每年6至9月是天人菊的盛開季節。

 

 

 

 

 

澎湖的土壤多由玄武岩及珊瑚礁風化而來,天人菊堅韌的生命力很適合這片貧瘠的土地,每當花季到來,壯觀的花海便將澎湖大地點綴得繽紛而多彩。

 

 

 

 

 

 

天人菊靜靜地在碼頭邊,守望著漁船忙碌地進出港灣。

 

 

 

 

 

 

天人菊熱情地在海岸、沙丘、懸崖、峭壁處,陪伴著日出日落、潮來潮去。

 

 

 

 

 

由於天人菊花性的堅韌,與澎湖島民早期在惡劣環境中百折不饒的精神一般,因此被選為澎湖縣花,澎湖之所以被稱為「菊島」,就是由此而來。

 

 

 

 

 

 

天人菊原產於北美洲,花朵直徑約5公分,莖高約50公分,來到澎湖之後,立即落地生根且大範圍蔓生,夏天到訪澎湖,就能看到美麗的天人菊花海。

 

 

 

 

 

台灣只有特定地區才有天人菊,不似澎湖一般的隨處可見,也難怪初次到訪澎湖的Tony媽,沿路看到天人菊就一定吵著要下車和花兒合照啦

 

 

 

 

 

 

路邊的墓仔埔也能看到天人菊(營養太好),Tony就曾經為了拍攝天人菊而誤入一片廢棄的墳地裡,驚嚇得一路唸阿彌陀佛快速逃離啊,這個以後再說

 

 

 

 

 

澎湖的玄武岩大地上,還生長著大片的仙人掌,幾乎有天人菊的地方就會看到仙人掌,墓仔埔根本就是聚集地。

(營養實在太好了啊)

 

 

 

 

 

懸崖、峭壁、山腰間,到處都可以生根拙壯。

 

 

 

 

 

Tony驚奇的是,仙人掌竟然不需要泥土,就能直接紮根在堅硬的玄武岩表面,而且還蔓生一大片,這生命力簡直比天人菊更堅韌了啊

 

 

 

 

 

幸好仙人掌沒被選為澎湖縣花,否則澎湖如果被稱為「掌島」或「刺島」,可能魅力會大打折扣吧,不過Tony倒是覺得如果叫「仙人島」好像也挺吸引人的

 

 

 

 

 

根據紀錄,澎湖的仙人掌是由荷蘭人在西元1645年時引進的,約有六個品種,其中只有一種仙人掌果實是可食的,處理之後即可食用。

 

 

 

 

 

 

仙人掌每四年一次開花結果,果實呈現紫紅色才是完熟可食,澎湖的仙人掌大部份是野生的,Tony早期在澎湖當兵時就吃了不少仙人掌果實啊

(以前都素在墓仔埔附近站衛兵,然後就順手摘來吃了啊)

 

 

 

 

 

仙人掌果實含有高量的維生素B1、核黃素、維生素A、D3、B12,其抗氧化功能高於維生素C的7倍,具有細胞再生和修復的強大功能。

 

 

 

 

 

 

先去蒂,再縱切果皮,就可以將果實取出來食用。不過在地人的吃法,都是直接拔起尖刺刺入果皮再劃開,一樣可以輕鬆取出果實食用啦

(叔叔素有練過的,小朋友千萬不要學,會被仙人掌刺到哎哎叫的)

 

 

 

 

 

 

仙人掌果實口感甜甜酸酸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的副產品,尤其是仙人掌冰淇淋在夏天生意特別好,倒是像這類太過鮮豔的產品就加工太多了。

 

 

 

 

 

要吃就吃這種最接近果實原色的天然冰品,位在通樑古榕與跨海大橋之間的易家仙人掌冰就是知名的店家之一,Tony帶友人來交關,人人嚐過都說讚啦

 

 

 

 

 

易家仙人掌冰做的是良心事業,堅持天然與原味,生意特別好。Tony於2009年帶著友人到訪時還是路邊攤位;2017年再訪,原地已經蓋起大樓了啊

 

 

 

 

 

近幾年仙人掌被大量採收,或是土地轉做他用,野生仙人掌越來越少,果實開始供不應求,若不讓仙人掌休養生息,再過幾年可能就吃不到這款美味了。

 

 

 


 

 

海底珊瑚死亡後的骨骼堆積,在經過幾億年的地殼變動後,從海底隆起所形成的岩石,俗稱為「咾咕石」,這是澎湖居民早期主要的房舍建材。

 

 

 

 

 

澎湖無高山也無茂林建材,為了擋住強烈的東北季風,早期居民就近在海邊撿拾咾咕石,以天然的建材堆砌起避風遮雨的住所。

 

 

 

 

 

由於地勢平坦無屏障,冬季強風肆虐,澎湖居民還利用咾咕石搭建石牆擋風,保護作物讓其順利生長,這些石牆在當地有著「菜宅」或「宅內」的名稱。

 

 

 

 

 

有了菜宅的保護,植物也平安快樂的生長,都快樂的長成愛心造型了。

 

 

 

 

 

由於早期大量的撈取咾咕石,影響了海洋生態,加速海岸侵蝕,近年來已經禁止撈取,目前保存下來的早期咾咕石房舍,便成為現代的珍貴建築遺產。

 

 

 

 

 

先不論環保議題,澎湖先民數百年來懂得利用天然資源,在惡劣的環境裡築起庇護的堡壘,這種從困境中發想的生活模式,是島民在地智慧的展現。

 

 

 

 

 

 

然後Tony還在咾咕石牆壁上,發現一對蛤蜊殼鑲嵌在珊瑚礁石裡,這大概已成為蛤蜊化石了吧,至今還能感受到蛤蜊的魂魄幽幽嘆息了數百年之久啊

 

 

 

 

 

來到澎湖,請盡情和大自然壯麗的奇景合影,但千萬不要帶走一草一石一花一木,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也請用心維護它的天然原貌。

 

 

 

 

 

 

除了戲水、追日、迎風、賞菊、品刺和觀岩之外,若能體驗、觀察島民的生活文化與傳統,就是一趟豐富而有深度的菊島之旅,所以趕快衝澎湖吧。

 

資料訊息參考來源:「沿著菊島旅行」網站

 

 

 

 

 

 

 

 

arrow
arrow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