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的「羊上樹」被列為世界奇觀之一,引來各國遊客爭睹這奇景。探究羊上樹的原因,則與摩洛哥名聞全世界的一股龐大商機息息相關。
羊隻為何爬上樹?這問題待會再解說。根據資料顯示,要觀賞羊上樹奇觀,只有在摩洛哥西南方一帶才能看到,剛好Tony這一團的行程就會經過此區
離開馬拉喀什,巴士沿著公路往西行駛,中途在路邊就會看到這顆「長滿」羊隻的矮樹,整條公路只有這顆樹上頭有著羊隻站立。
巴士停車,羊主人趕緊前來迎客,其實是要收取拍照費;費用不多,視車輛大小而定,一車一車的觀光客陸續前來,羊主人的財富也就陸續賺到手。
看著呆萌的羊隻,愣愣地站在樹稍,這情景絕對值得觀光客半路停車付費拍照,摩洛哥「羊上樹」奇觀,就這麼透過遊客手中的相機,傳播到全世界。
當地人偶然發現,羊隻爬到樹上的景觀,竟然會引發觀光客的高度興趣,於是腦筋動得快,將羊上樹的景觀,自它處複製在這車來車往的公路邊。
原來,公路邊的羊上樹是羊主人刻意所為,這筆觀光財的收入賺得比驅羊放牧更輕鬆更快速,於是每天一早便趕著羊隻前來此地「上班」賺錢。
雖然知道眼前看到的羊上樹景觀是人為的,但Tony和團友們其實一點也不在意,忙著和這些咩咩叫的小羊合影留念啦
樹上的小羊乖巧可愛,因為自己下不來,所以只好認命地站在樹上任遊客拍照;遊客另外再付5DH(約18台幣),就可以抱抱小羊羔,但很臭。
要羊主人放棄這筆收入是不可能的,在動保組織的干涉和介入協調之後,羊主人答應只讓羊隻「上班」半日,也將樹枝修剪得更平坦以適合羊隻站立。
那麼,摩洛哥的羊上樹難道是一場騙局嗎?應該不是!雖然Tony眼前的羊上樹景觀是人為的,但摩洛哥西南方一帶,的確有羊上樹的自然奇景
摩洛哥的高亞特拉斯山和小亞特拉斯山,於西南入海,兩山之間的蘇斯(Souss)平原是摩洛哥最肥沃的農業區之一,早期因撒哈拉商隊往來而漸繁榮。
蘇斯平原生長著一種名為摩洛哥堅果(Argania spinosa)的特有種植物,由於「Argania」此字的音譯類似「阿甘」,因此台灣遊客多稱之為「阿甘樹」。
阿甘樹所生長的阿甘果,其種子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的功能比橄欖油還強,榨取的阿甘油可入菜或調製醬汁,近來更製成保養品,身價於焉大漲。
西元1998年,蘇斯平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生物圈保護區,這是摩洛哥雖一能種植阿甘樹之地,由於經濟價值高,政府有計劃的大量種植阿甘樹。
阿甘樹是蘇斯平原種植最廣的作物,在收成之前,羊群被管控在草原上放牧,收成之後才會放任羊群遊走到阿甘樹種植區。
阿甘樹葉和果實對羊隻而言是美味的食物,為了啃食樹上的樹葉和剩果,羊群學會了爬樹,樹上站滿了羊隻,這就是世界奇觀「摩洛哥羊上樹」的由來。
這條公路兩側亦種滿阿甘樹,牧羊人將羊隻搬上阿甘樹,重現蘇斯平原的羊上樹景觀,這樣Tony這一團就不必翻山越嶺去遙遠的蘇斯平原看羊了
成熟後的阿甘果,外觀由青轉成褐色,熟成後成為又乾又硬的果實掉落地面,由當地婦女檢拾或採摘收集,接著就進入繁複的人工去殼作業階段。
高亞特拉斯山的越嶺公路,在馬拉喀什此端的山腳下,一間休息站可供遊客上廁所、喝咖啡,還能看到阿甘果的加工處理,以及購買各式阿甘油製品。
(請參考:「幻彩摩洛哥(28):瓦查查.以電影和世界接軌的綠洲城市」)
公路休息站是販售阿甘油的據點,門口長廊坐著一排穿著傳統柏柏服飾的婦女,手裡正進行著阿甘果去殼作業,此場景也成為吸引遊客的觀光噱頭。
當地婦女以手工方式,利用石塊將又硬又黑的阿甘果敲擊開來,露出內部內部光滑的果仁,這顆果仁就是製造阿甘油的原料。
果核須先送去烘烤,接著放入石磨磨成漿,再由人力把果仁漿絞擠出油,這就是阿甘油。
通常30公斤果實,才能生產一公升真正的阿甘油,相當於5棵樹的收獲。
這種手工合作社在當地很常見,由於手工破碎堅果的過程繁複,婦女們通常工作一天半才能生產一公升油,產量不多,但收入可貼補家用。
阿甘油也被稱為摩洛哥「生命之樹」,其經濟價值經由跨國企業的合作而開發擴展,並以機器大量榨取產油,不經人手接觸而保存期限更久。
據說台灣也有販售阿甘油,一小瓶叫價千元起跳,網路上也能買到便宜的阿甘油,但真假難辦,品質沒有保障。
越嶺公路的這家阿甘油專賣店,產品種類琳琅滿目,讓遊客們看得眼花撩亂,但Tony沒有購買需求,純粹湊湊熱鬧來逛逛
這部份是用來滋潤皮膚或直接抹在頭髮保養用的阿甘油,有各類香味的選擇,價位約落在230DH(大瓶805台幣)~150DH(小瓶525台幣)。
化妝品加了阿甘油,製成各種乳液、洗髮精、洗面乳,內含阿甘油比例只佔少部份,售價約在100DH(350台幣)~200DH(700台幣)之間。
阿甘油也能加入花生醬、蜂蜜之中,成為食品佐料沾醬,價格約在170DH(600台幣)~600DH(2100台幣)之間。
至於這家店的阿甘油產品到底貴不貴,Tony完全沒概念,倒是有看見幾位團友大姐,因為和店家殺價不成,最後直接放棄購買
當地專賣店販售的阿甘油產品應該不會有假貨,至於阿甘油純不純,可就無人能保證了,總之Tony來此開開眼界,順便長長見識也不錯啦
從踏入摩洛哥國境開始,大街小巷到古城攤商,都能看到阿甘油的身影,各攤商都標榜產品是100%純阿甘油,但遊客們多少會對此存疑。
每年七、八月,阿甘果成熟落地後,給婦女帶來了工作機會,也帶來摩洛哥的觀光效益。
遊逛老城區,常會看到婦女們坐在店門口進行磨漿作業,只是磨了老半天也磨不滿一桶,就不知店內櫃架上滿滿的阿甘油產品是由何而來。
阿甘樹因生長環境特殊,種植地區有所侷限,故產量不多、價格偏高,但市場需求廣大,據說要在坊間買到無摻雜的純阿甘油並不容易。
家樂福量販店是摩洛哥各大城市的大型賣場,Tony和團友經常利用晚上自由活動時間來賣場逛逛,沒想到這麼一逛,就逛出阿甘油商機來了
摩洛哥的家樂福量販店裡,於日常用品區能看到這樣滿滿一整個貨架的阿甘油產品,若不說是阿甘油的話,Tony真的會以為這是調味罐啊
這裡的阿甘油商品選擇多,價格實惠,售價約為山腳休息站的阿甘油販售店的三分之一而已,不過在大賣場買的阿甘油,品質至少較有保障。
走逛那麼多家阿甘油專賣店,這群大姐始終買不下手,終於,Tony在家樂福的阿甘油貨架前面,看到他們集體露出滿意的姨母笑容了
於是眾人將貨架上這款包裝精美的阿甘油全掃空,說是要買回家送親友,還連日掃空多家家樂福貨架,摩洛哥的阿甘油經濟,果然不容小覷。
資料參考來源:林婉美著書「走入大絲路北非段-摩洛哥」
摩洛哥購物篇系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