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公南環線的嵵裡里,近海處有一座潔白優雅、寧靜美麗的嵵裡沙灘,此地遊客稀少,彷若一處世外桃源般的令人輕鬆自在。

 

 

 

 

 

嵵裡沙灘綿延1公里多,海域平緩、海水湛藍,曾是澎湖天然條件最優的海濱浴場,走在由珊瑚和貝殼沙舖成的海灘,會產生一種身在偶像劇場景裡的錯覺。

 

 

 

 

 

嵵裡沙灘位處南環線上,自井垵曬魚場往西行,轉個大彎來到嵵裡里嵵裡沙灘就位在村里南邊近海處。

 

 

 

 

 

二十多年前,嵵裡沙灘曾是澎湖最著名的海水浴場;約莫十多年前,業者退出經營,縣府沒有後續規劃管理,嵵裡沙灘原有的硬體設備漸漸荒頹。

 

 

 

 

 

2018年Tony來到嵵裡沙灘時,除了海洋運動業者入駐之外,此地仍是一座無人管理的海灘,所以遊客前來遊玩戲水時,千萬要注意自身安全

 

 

 

 

 

早晨前來嵵裡沙灘,海風吹拂著漁村的鹹空氣,吹散了身處城市裡累積的壓力與鬱抑,讓人心情大解脫,若非娘親也在一旁,Tony可能早就在沙灘裸奔了啊

 

 

 

 

 

偶有稀落遊客匆匆來去,只有Tony母子倆很認真的在嵵裡沙灘上盡情休憩,這簡直和包場沒什麼兩樣了,趁著旁邊沒人,寫真集可以大膽多拍一點啦

 

 

 

 

 

嵵裡沙灘玩耍也要顧慮到日頭赤炎炎會把人曬昏的狀況啦,Tony推薦大家可以來附近的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水產種苗繁殖場躲太陽,還可以增長知識啊

 

 

 

 

 

水產種苗繁殖場就位在201縣道上,建築外觀搭配彩繪圍牆乍看會以為是學校,但這裡其實是澎湖海域生態復育、物種繁殖的基地,功能非常重要。

 

 

 

 

 

澎湖水產種苗繁殖場設有海洋生態教育大樓,免費開放給民眾參觀,還有團體導覽預約,詳情請看官網資訊。開放時間如下:

1.每週五至週三的09:00-12:00、14:00-17:00,閉館前30分鐘不受場遊客入場。

2.每週四為設施維護日,暫停對外開放。

3.農曆年前為設施整修期,暫停開放30天。

 

 

 

 

 

直上二樓就是開放民眾參觀的樓層,一樓的種苗生產區不對外開放,民眾只能在二樓透過玻璃窗參觀一樓各類魚種育苗池、種苗培育區的作業狀況。

 

 

 

 

 

民國58年設立的澎湖縣藻類種苗培育中心,於民國77年改為澎湖水產種苗繁殖場,進行各類海水魚、蝦、蟹、紫菜及九孔等貝類之繁養殖放流業務。

 

 

 

 

 

一樓總面積為2400平方公尺,包含種魚池、育苗池、紫菜種苗培育區及海膽種苗生產區等,不過因為沒有導覽解說,所以Tony也看不懂底下的魚種是什麼

 

 

 

 

 

經過一段時間的飼育、種苗孵化後,再施於流放作業,讓魚苗回歸大海,使澎湖縣具經濟價值的魚種能夠維持一定的數量,讓海洋資源能夠永續經營。

 

 

 

 

 

二樓長108公尺的之參觀步道,中間段還有一處水族體驗區,快速走一圈大概10分鐘就結束了,但是如果來此休息並認真參觀,大概可以逛上一個小時。

 

 

 

 

 

 

參觀步道中間段的水族體驗區,設置許多水族箱展示區,裡面展示著許多澎湖海域常見的各類海中生物、魚種與珊瑚,令人大開眼界。

 

 

 

 

 

水族箱上方的燈箱解說,搭配水中的生物實體,展示種類雖然只有十多種,卻也讓Tony大長見識、津津有味,這裡實在太適合帶小朋友來走走了

 

 

 

 

 

場內到處都能看到類似這樣的種苗生產介紹,圖文並茂的資訊,向來參觀的民眾宣導海洋生態保育觀念的重要性。

 

 

 

 

 

照片中圓滾滾生有許多短刺的是白棘三列海膽,俗稱馬糞海膽澎湖地區高經濟價值之水產生物,近年來馬糞海膽數量已急遽減少 。

 

 

 

 

 

澎湖海域開始控管馬糞海膽的捕撈政策。水產種苗繁殖場也積極繁殖培養海膽幼苗,再進行海膽放流,以增加海膽的自然資源量。

 

 

 

 

 

 

 這是日本對蝦,俗稱斑節蝦,棲息於水深10-40公尺沙質或沙泥質的海域。澎湖產卵期為4-10月,產卵數約數十萬粒至百萬粒。

(偶只在菜市場看過往生的斑節蝦,原來生前的模樣是這樣啊)

 

 

 

 

 

 

 

遠海梭子蟹俗稱沙蟹,棲息在潮間帶至50公尺處,因其潛沙習性,常在沙泥底見其蹤跡,是澎湖著名的食用性蟹類。

 

 

 

 

 

這隻長得很像異形的是棘冠海星,俗稱魔鬼海星以珊瑚維生,嚴重破壞珊瑚礁生態,被稱為「珊瑚殺手」,其棘冠有毒素,漁民與潛水客常受其害

棘冠海星幾乎沒什麼天敵,大法螺是其天敵之一,台灣將捕獲的棘冠海星丟在飼養大法螺的水族箱中作為飼料,藉此復育大法螺,然後再野放至海裡。

 

 

 

 

 

 

 

油彩臘膜蝦因其鮮豔美麗的外表,成為水族觀賞市場最受歡迎的物種,俗稱貴賓蝦海星蝦,海星是它們唯一的食物來源,棘冠海星的天敵之一。

話說Tony這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看到油彩臘膜蝦,因為其體型很小,一開始根本不知道自己看著的是什麼怪東西,看了老半天才看出來原來是蝦子啊

 

 

 

 

 

長心卡帕藻葡萄藻都是澎湖海域的大型經濟藻類~若非來到水產種苗繁殖場閒晃,Tony這輩子可能也不會知道原來湖海域還有這些怪東西啊

 

 

 

 

 

水族體驗區有一座淺水觸摸池,分隔多個小池展示多種海中生物,開放給民眾自由觸摸,這是讓大人、小孩都能夠近距離接觸海中生物的體驗池。

 

 

 

 

 

這是長心卡帕藻的觸摸池,這一大池的長心卡帕藻隨便遊客拿起來近距離觀,但請觀察完之後要再回池中,千萬別私藏夾帶出館。

 

 

 

 

 

這座池裡的幾隻海蔘和海星,負責款待當日前來的參觀民眾,任民眾怎麼摸怎麼抓,全都得逆來順受,不過遊客看來反倒很害怕軟滑的海蔘啊

(Tony:老妹,就大膽給它抓起來,海蔘不會咬人啦)

(Tony:軟軟滑滑的,粉噁心啦~啊~~)

 

 

 

 

 

明明在電視上看過海星會爬動,怎麼這海星一上手,感覺有如硬殼塑膠玩具一般的厚重且帶點彈性的僵硬感,這還是Tony這輩子第一次摸海星啊~

 

 

 

 

 

紅色大海星長得很像異形,灰黃小海星就可愛夢幻許多,最詭異的要算是海蔘活體了,身體忽而伸長忽而縮短,真叫人不知該怎麼去拿捏它啊。

 

 

 

 

 

結果母子(女)三人就在這座觸摸池玩開了,看這情形,Tony一家三口應該都是首次和活體海星有著這樣近距離的初體驗吧

 

 

 

 

 

雖然是觸摸池,海星也是硬邦邦,民眾前來觸摸把玩這些海中生物時,請一定要溫柔對待,千萬別太粗魯的抓捏,以免讓它們受到傷害。

 

 

 

 

 

這裡有座珊瑚種植體驗池,繁殖場人員將珊瑚剪取分枝,種植在圓柱體培育容器裡,然後再將這些珊瑚分支,一個一個固定在三角形培育板的圓洞中。

 

 

 

 

 

繁殖場人員就是這樣將三角培育板放置海底,然後再將一棵棵的珊瑚分枝固定在三角培育板上,然後珊瑚就會慢慢成長,在海裡造礁且形成聚魚成效。

 

 

 

 

 

珊瑚成長緩慢,往往及不上人類破壞海洋生態的速度,光靠水產種苗繁殖場的努力是不夠的,這得要全人類一起愛護環境,海洋生態才能再度恢復活力。

 

 

 

 

 

澎湖水產種苗繁殖場的三樓,設有一座觀景平台,此地防曬效果極佳,遊客可以來此休憩、看海、吹海風。

 

 

 

 

 

種苗場西臨澎南嵵裡灣從種苗繁殖場三樓的觀景平台望出去,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瞭望嵵裡沙灘的海岸線。

 

 

 

 

 

望著潔靜的嵵裡沙灘,期望遊客來此都能發揮公德心,一起維護海洋的美麗與整潔,這樣Tony下次才可以再來這座寧靜的沙灘拍更多假掰的清涼寫真集惹

 

 

資料參考:「沿著菊島旅行」網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尼 的頭像
    東尼

    怪叔叔趴趴GO.東尼的旅遊人生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