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維因大學清真寺(The University of al-Qarawiyyin)建於西元859年,被金氏世界紀錄大全認定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大學,這是菲斯古城(Fez)引以為傲的學校。
卡拉維因大學清真寺設有伊斯蘭法律、阿拉伯語、文學、神學、哲學等學院,以及伊斯蘭研究所,這所大學所達到的的成就,影響了全世界數千年。
伊德里斯王朝(788-974)統一摩洛哥,於西元789年建都菲斯(Fez),許多反抗阿拉伯統治者的難民來到此地定居,連帶引進了阿拉伯文化與安達魯西亞色彩。
當時來自開羅安(8世紀僅次於麥加、麥地那的伊斯蘭神學中心)的富商之女法蒂瑪姐妹,出資興建卡拉維因清真寺與附屬學院,世界第一所大學於焉誕生。
卡拉維因大學清真寺是菲斯古城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四周被百轉千迴的迷宮巷弄所包圍,但卻是古城裡最醒目的標地物之一。
卡拉維因大學清真寺是大學也是清真寺,四周與周邊建築物相連,共有14個出入口,但非穆斯林禁止進入。
這是其中一座入口,褐黃色華麗雕刻的門面有三座拱門,小販就直接杵在拱門之間的空間擺攤作生意,無法入內的外國觀光客只能在門口向內張望。
由這道出入口往內望,大概也只能看到穆斯林出入的拱門,清真寺內部由許多繁複的馬賽克磁磚拼貼裝飾,造型典雅而莊嚴。
這是卡拉維因大學清真寺的外牆,華麗的牆面裝飾與對面的土色民居外牆成為明顯對比。清真寺外邊巷弄的攤販,販賣著菲斯當地的點心與零食。
來到西北側入口,這座大型入口拱門視野較廣闊,所門口總是擠滿了觀光客在這裡向入張望,外國遊客例如Tony,對穆斯林的祈禱儀式總是充滿好奇心啊
卡拉維因大學清真寺初建時全長30公尺,有個中庭和4廊道的祈禱廳,一個世紀後再改建,面積廣達6千平方公尺,是初建的10倍以上,可容納兩萬人。
馬林王朝(1244-1465)時期,菲斯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學術重鎮,許多著名的穆斯林與歐洲學者都曾在卡拉維因大學研讀或講學。
中世紀的歐洲因羅馬帝國崩解而陷入兵荒馬亂、文化倒退,14世紀的黑死病又奪走近半數人口,史稱「黑暗時代」,當時卻是伊斯蘭世界最有活力的時期。
歐洲學生遠赴阿拉伯世界深造,帶著許多本土已失傳的希臘羅馬科學知識返回歐洲,還有阿拉伯人改良印度發明的10進位阿拉伯數字系統,推廣至全世界。
卡拉維因大學清真寺的中庭入口夸德門(Bab el Quard)在北側,遊客一樣只能在門口張望,以有限的視野來自行建構清真寺中庭的內部空間。
中庭有一座噴泉,這是男性穆斯林入內祈禱的淨身之處,洗腳和漱口是所以進入清真寺的男性必做的淨身儀式。
20世紀以後西式學校興起,卡拉維因大學併入摩洛哥的教育系統,西元1963年卡拉維因大學停止招生,此後就只是穆斯林祈禱的清真寺。
卡拉維因大學比英國牛津大學還早390年,它在數學、醫學、天文學的偉大成就,吸引當時歐洲學生紛紛來此留學深造,至今仍是伊斯蘭精神文明中心。
講到伊斯蘭文化,就順便來介紹菲斯街頭常看到的圓形皮製寵物床,這些花色繁複而鮮豔的寵物床是給家中寵物貓使用的,這現象和伊斯蘭文化也有關。
在伊斯蘭國家或摩洛哥,貓總是無所不在,無論是街頭、市場、清真寺都能看到牠們神秘而悠閒的身影,在伊斯蘭國家裡,貓才是最受寵的動物。
穆斯林愛貓據說是因為貓愛乾淨的天性。傳說先知穆罕默德也很愛猫,曾經因不忍叫醒睡在祈禱袍袖子上的貓,而直接把袖子剪斷。
某位冥想大師從貓守候老鼠時聚精會神的姿態,悟得了冥思的要領。據學者推測,伊斯蘭文化對貓情有獨鍾,很可能與埃及對貓的崇拜有關。
貓在伊斯蘭世界是純潔的象徵,穆罕默德禁止穆斯林虐待動物或殺貓,猫吃過的食物被視為合格的清真(halal),就連貓喝過的水也允許用於祈禱前的淨禮。
之前Tony去別的伊斯蘭國家旅遊時,還沒注意到這點,此次在菲斯街頭和皮革商店看到一堆寵物床,趕緊詢問領隊,才得知如此特別的文化習俗
所以Tony要提醒所有前往伊斯蘭國家旅行的遊客們,一定要愛屋及烏,千萬別欺負路邊的流浪貓,以免觸怒當地人,引發難以收拾的後果啊
伊斯蘭世界也有養狗,不過多用來看門、狩獵或牧羊。狗被聖訓視為不潔之動物,被狗舔過的餐具須清洗7次才能再使用,與貓的地位簡直是天壤之別。
13世紀的馬林王朝(1244-1465)是菲斯最輝煌的黃金時代,人文薈萃、學校林立,成為享譽歐洲的學術之都,許多歐洲的學生特地遠赴此地深造。
位於藍門附近的波伊那尼亞學院(Medersa Bou Inaniya Fes)就是馬林王朝時期,建設發展菲斯時期所建造的著名學院之一。
波伊那尼亞學院由當時的皇家耗巨資精心建造,學校落成於1355年左右,被公認為是摩洛哥最華麗精緻的伊斯蘭學校,也是摩洛哥最美麗的一座建築。
比起卡拉維因大學,波伊那尼亞學院的規模小了許多,中庭長21公尺、寬17.5公尺,地板由大理石舖設而成。
學校持續運作到1960年才停止招收學生,正面的祈禱廳只允許穆斯林進入,其他部份則開放給一般遊客參觀。
這是菲斯古城內唯一允許非穆斯林進入的清真寺,遊客來到菲斯古城,絕對要進來一探清真寺的藝術美學。
波伊那尼亞學院雖然規模不大,但建築物裡裡外外全被密密麻麻的繁複雕飾所覆蓋,從上到下、由裡而外,無不叫Tony驚嘆到掉下巴啊
波伊那尼亞學院早期除了提供講學與討論,內部還隔出許多房間,作為當時學生的宿舍和各種服務設施。
深色齒輪狀的圓頂精雕雪松木構成,門窗與屋簷的飾帶,與牆面上白色灰泥雕飾,展現這所皇家斥資打造的學院的頂級工藝技術。
專業領隊林婉美正在盡責的為團友們講解牆柱上的馬賽克拼貼圖案,這些是以不同形狀的瓷磚拼貼而成的彩色圖案。
柱子上方形瓷磚拼成的阿拉伯書法藝術,看起來也自有美感,雖然不知道內容在寫什麼,但Tony看著看著,竟然也覺得自己氣質上升了許多啊
這些由雪松木雕飾拼貼而成的壁面,圖案繁複而沈穩,是Tony最愛的角落之一。走一趟菲斯古城,深深覺得伊斯蘭文化與藝術真是美呆了啊
資料參考來源:林婉美著書「走入大絲路北非段-摩洛哥」
菲斯遊記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