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除1.jpg

伊勢神宮(內宮)入口前的厄除町,自古即是參拜客餵飽肚子與採買伴手禮的商店街,整條街好吃、好買又好逛,是神宮週邊不能錯過的知名景點。

部份店家可能視營運狀況做調整,本篇內容僅供參考。

 

 

 

 

 

厄除2.jpg

日本各地前往伊勢神宮,沿途提供參拜客整備的街道稱為伊勢街道伊勢街道來到宮川岸邊,所有人須搭渡船過河,上了岸之後就正式進入伊勢地區

宮川是現今伊勢市西側河面寬廣的河川,江戶時代浮世繪畫家歌川廣重的這幅作品,描繪的就是宮川岸邊,正在等待搭乘渡船過河的各路參拜客。

 

 

 

 

 

厄除3.jpg

伊勢街道終點是宇治橋,古代參拜客經過終點前的這段街道時,會有專人進行淨化儀式和神樂表演迎接來客,故被稱為「おはらい町」(厄除町)。

厄除町是自宇治橋前方向北延伸,沿著五十鈴川沿岸長約800公尺的街區,街區以南北向的厄除町通り為中心,各式商家就分佈在厄除町通り兩側。

厄除町通り的中段會與御蔭橫丁交會,御蔭橫丁是另一片熱鬧的商業集中區,這部份待下一篇Tony會再另外介紹

 

 

 

 

 

厄除4.jpg

厄除町通り全段舖設石板,所有電線地下化,兩旁的建築物是伊勢地區特有的妻入り」風格木造建築,街道景觀維持良好,是伊勢著名的觀光景區。

 

 

 

 

 

厄除30.jpg

厄除町曾在1970年代逐漸失去吸引力,汽車沿著外圍新建的國道直抵神宮然後離去,即使每年參宮人數多達500萬,但走進厄除町的遊客卻只剩20萬人。

面對此情景,老字號店舖赤福的社長於1979年登高一呼,召集志願者成立重建委員會,除了向外募集資金,並極力爭取當地政府對重建的補助與協助。

在當地人主導與政府協助之下,街道舖設石板並將電線地下化,十年時間逐漸復江戶時代景觀;1990年代再以「厄除町」之名向外推廣,才有如今榮景。

 

 

 

 

 

厄除5.jpg

厄除町商店林立,土產、食堂、小吃攤、酒品、珍珠、工藝品店什麼都有,遊客在結束內宮參拜之後,多會在此消磨一整天,順便把自己餵飽飽。

 

 

 

 

 

厄除37.jpg

SNOOPY茶屋目前在日本共有五家分店,其中的伊勢店就開在厄除町通り古色古香的木造建築,超萌的卡通人物立牌和餐點,用餐時段會大排長龍。

 

 

 

 

 

厄除6.jpg

厄除町不僅是商店街,也是當地人實際生活的城鎮,商家除了祈願千客萬來,也希望開門迎福氣。

 

 

 

 

 

厄除7.jpg

遠道而來的參拜客在此歇息、裹腹,其中以麻糬為基底的「餅」既方便又耐餓,厄除町聚集了許多老牌「餅舖」,至今仍是遊客熱愛的伴手禮名店。

內宮前巴士站旁的太閣餅(1585年創業),一款結合佐賀糯米和北海道紅豆的麻糬餅,被前來伊勢參宮的豐臣秀吉品嚐之後深得其心,從此命名「太閣出世餅」。

太閣出世餅注重天然風味,每一塊都是經過手工反覆翻烤製作;每塊成品皆有獨立包裝,衛生方便且方便送禮;內用兩片附茶水才250円(2024年價格)。

 

 

 

 

 

厄除12.jpg

赤福創業於寶永四年(1707年),本店位於厄除町通り中段的御蔭橫丁。目前擴店至東海近畿各地區,就連機場、車站和百貨公司都能看到赤福的專櫃。

赤福之名,來自於「以赤子般的真心,讓自己和大家都能感受那份最真誠的喜悅」的涵義所象徵的「赤心慶福」,產品包裝也都是紅色(其實是紅豆色)。

 

 

 

 

 

厄除8.jpg

御蔭橫丁赤福本店總是人山人海,如果想悠哉品嚐赤福的產品,可以考慮來厄除町通り近內宮側的赤福內宮前店,裡面有寬廣的內用區。

(此照片攝於2019年,內宮前店重新整修過,外觀與照片不盡相同)

 

 

 

 

 

厄除13.jpg

日本佛教三寶荒神是除去不淨、災難的神明,江戶時代以來,三寶荒神的信仰與廚房日常有了交集,被視為廚房的火神和灶神。

赤福店內朱紅色三口相連的爐子被視為三寶荒神,店家每天早上以虔誠心意點燃灶火,使用這口具有淨化象徵的爐子,烹煮熱水泡製焙茶給客人喝。

 

 

 

 

 

厄除9.jpg

赤福赤福餅伊勢名物之一,豆沙餡料最初是鹹味,1727年江戶幕府鼓勵種植甘蔗(砂糖原料),隨著糖產量的增加,赤福開始使用黑糖製作豆沙。

1911昭憲皇太后(明治天皇之后)來參宮時想吃赤福餅赤福擔心黑糖甜味不合其口味,於是獻上特製的白糖豆沙製品,結果深得后心且就此賣到現在。

 

 

 

 

 

厄除10.jpg

軟Q麻糬上方蓋著一層厚厚紅豆沙,波浪狀豆沙象徵五十鈴川的清流,底下的白麻糬則象徵河底的白石子;口味清爽不甜膩,一口一個香甜好滋味。

內用赤福餅一份兩顆再附贈一杯茶,2019年只賣210円,一樣的套餐於2023年時已調漲為300円;Tony於當年品嚐之後,至今仍念念不忘啊

 

 

 

 

 

厄除11.jpg

赤福冰是4月下旬~9月下旬的季節限定,挫冰內藏特製的麻糬和餡料,外面再淋上抹茶蜜,有著多層次口味,Tony隨後也嗑了一碗,但當時忘了拍照存證

 

 

 

 

 

 厄除14.jpg

Tony私心認為,來伊勢沒吃赤福餅,那簡直就白來了這一趟啊~沒機會到訪伊勢的遊客,也能在東海近畿地區的車站、商場美食街買到赤福餅 

 

 

 

 

 

厄除18.jpg

赤福內宮前店隔壁佔地較大的店面是岩戶屋物產店,這是一間結合土產伴手禮與食堂的綜合商場,創業於1910年的岩戶屋本店,就位在物產店的斜對面。

 

 

 

 

 

厄除19.jpg

岩戶屋本店外觀仍保持最初的木造風格,一樓屋簷上的古代女子頭像和店門口的女性木雕是其最大特色,此女子是以日本神話中的天鈿女命為設計藍圖。

天鈿女命日本神話中的藝能女神,也是日本傳說中最古老的舞者,民間各地皆有向天鈿女命祈願藝能上達的信仰。

 

 

 

 

 

厄除20.jpg

岩戶屋日本神話中所描述的天鈿女命,設計出此女子頭像做為店家的登錄商標;店內製作的岩戶餅也經過伊勢品牌認證,成為伊勢名物之一。

由於Tony沒在岩戶屋看到有類似赤福的內用套餐,但是也不想買一整盒來吞食,所以就暫時跳過讓過,把胃裡的空間讓給其他美食了

 

 

 

 

 

厄除21.jpg

厄除22.jpg

松阪牛三重縣松阪市生產的黑毛和牛,於日本和國際間是知名的牛肉,也是世界最頂級且最貴的牛肉,與神戶牛近江牛並稱「日本三大和牛」

鄰近松阪市伊勢市也能吃到松阪牛料理,厄除町的許多餐廳、食堂幾乎都能吃到松阪牛料理,能以不到4000日圓吃到國寶級和牛,算是很實惠的價格。

 

 

 

 

 

厄除25.jpg

厄除23.jpg

就連街邊小攤也來搶松阪牛的商機,幾間小攤商掛著松阪牛招牌,販售起小份量的松阪牛肉串或松阪牛肉包,讓遊客可以自在品嚐。

 

 

 

 

 

厄除24.jpg

話說,Tony平日不吃生食,所以對那些「料理太熟就不好吃」的高檔食物完全沒興趣,就算吃了也分辨不出其品質,對待這松阪牛也是如此

於是本著冒險實驗精神,買一枝牛肉串來嚐嚐,但一口咬下,牛肉未全熟且淡而無味,心感吃了個寂寞,還為花了800円買一根小小牛肉串而心酸啊

 

 

 

 

 

厄除26.jpg

Tony果然不適合為高檔牛肉代言啊,這口感發表只會造成反效果。吃過松阪牛肉串,再換一家店試試松阪牛肉包,這肉包裡面的牛肉餡總不會沒熟吧。

 

 

 

 

 

厄除27.jpg

此肉包號稱使用100%松阪牛,一個只賣450円實在划算;但Tony一口咬下,只吃到軟爛的肉醬,且聞不到牛肉味,於是決定還是離松阪牛遠一點好了

 

 

 

 

 

厄除28.jpg

烤海鮮應該比較符合大眾口味,這蝦仁烤串有三種口味,一串只要500円,各種口味都來一串應該會很過癮,不過Tony因考慮痛風問題而多有節制啦

 

 

 

 

 

厄除29.jpg

至於這攤的烤鮑魚,一顆賣850円(2024年價格),價位比松阪牛肉串還貴,由於Tony預算有限,所以拍照為到此一逛存證即可

 

 

 

 

 

 厄除32.jpg

豆腐庵山中是一間飄著文青味的豆腐專賣店,優雅的店面,一如其所販售的豆腐一般,樸實清淡但令人回味無窮。

店內賣的豆腐和布丁,號稱使用五十鈴川的伏流水、日本國產大豆、天然鹵水所製成,其他大豆類產品也都有著一定的品質。

 

 

 

 

 

厄除33.jpg

大豆甜甜圈與包著紅豆內餡的大豆餅,是店裡的熱銷產品,兩樣產品一起鍋,四溢的香氣就會吸引遊客前來,排隊爭相購買。

 

 

 

 

 

厄除34.jpg

秉著冒險挑戰的精神,這兩款大豆炸物就先各買一個來品嚐,結論:不灑糖粉的大豆甜甜圈勝出!這入口的黃豆香氣,竟在Tony口腔中久久充盈不散啊

 

 

 

 

 

厄除35.jpg

豆腐庵山中另一款結合55%豆腐和豆乳所製成的冰淇淋也是熱賣款,看到許多遊客人手一枝,二話不說直接買來吃了先。

 

 

 

 

 

厄除36.jpg

豆腐豆乳冰淇淋入口有著濃厚大豆香,但口感卻很清爽,著實令人驚豔啊,若非Tony平日裡自制力很強,這冰淇淋肯定還得再來兩三枝

 

 

 

 

 

厄除31.jpg

走跳厄除町,走累逛累買累吃累的遊客也有人力車為您服務;厄除町通り經過中段的御蔭橫丁之後,於近猿田彥神社的北段,遊客明顯少了很多很多。

 

 

 

 

 

 厄除38.jpg

稍微幽靜的厄除町通り北段,有一間百五銀行内宮前支店,裡面只有設置多台自動提款機,現代化設施與古街道默默融為一體,在此有了美好的呈現。

 

 

 

 

 

厄除39.jpg

隔壁的五十鈴川郵便局也和伊勢街道融合得很徹底,妻入り木造外觀看起來小巧且滿溢古風,規模雖小但仍可以處理一般業務。

 

 

 

 

 

厄除15.jpg

古代伊勢街道來到宮川岸邊,參拜者須乘船過河,各地騎馬而來者也須在此讓馬返還,而岸邊返馬場所販售的麻糬點心就被稱為「へんば餅」(返馬餅)。

 

 

 

 

 

厄除16.jpg

厄除17.jpg

名物へんば餅」創業於1775年,一路從宮川岸邊展店到厄除町,店址開在近猿田彥神社側的寧靜街道,此地遊客較少,但內行的顧客總會特地光臨。

內用一皿2片附茶水賣180円,米穀粉製成的麻糬皮薄細緻,稍加煎烤後光亮帶香氣,紅豆泥內餡柔滑不甜膩,如此美味的返馬餅,Tony再來五份都沒問題啦

 

 

 

 

 

厄除40.jpg

厄除町御蔭橫丁的店家,幾乎在17:00就會打烊關店,逛街購物吃點心的遊客,記得要把握時間逛個透徹,逛不完的話只好下回再來一趟了。

(下一篇,介紹讓貓奴也瘋狂的御蔭橫丁)

 

 

伊勢神宮相關遊記:

 伊勢志摩神之國度(1):出發!從中部國際機場前往伊勢

伊勢志摩神之國度(2):三重.伊勢:內宮之一生一次伊勢參宮 

伊勢志摩神之國度(3):三重.伊勢:內宮前之厄除町餵豬大街

伊勢志摩神之國度(4):三重.伊勢:內宮前之御蔭橫丁尋貓趣

伊勢志摩神之國度(5):三重.伊勢:外宮之天照大御神用膳所&域外別宮

伊勢志摩神之國度(6):三重.「志摩之風」觀光特急訂位攻略&伊勢市駅簡介

伊勢志摩神之國度(7):三重.伊勢:二見浦之夫婦岩&群蛙護佑平安歸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東尼 的頭像
    東尼

    怪叔叔趴趴GO.東尼的旅遊人生

    東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